蔡談司改 4年內國民法官必上路

英文總統昨就職演說,承諾在未來4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圖爲2018年新北模擬法庭,國民法官專注聆聽檢察官陳述。(本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第一任期承諾司法改革,近日民調顯示多數民衆都不滿意,蔡英文昨發表就職演說,承諾在未來4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讓人民進入法庭擔任國民法官,成爲改革的催化劑法界解讀,這是總統對殺警案判決的不當發言改口認錯,且與一向親綠的司改立場相左,蔡轉而支持法院版的參審制。

中華民意研究協會單位520前夕公佈民調,儘管蔡政府整體施政滿意度高,但唯獨司法改革,民衆的不滿意度超過滿意度。

法院審理制度是司改的一環,應走向司法院主張的參審制,或司改會的陪審制,兩派意見相持不下。蔡英文昨指出,個案判決引發的爭議,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法官,須修法改善社會安全網,也宣示要實施國民法官制度。

法界解讀,蔡言下之意是支持參審制,無異是公開與支持陪審制的司改會「決裂」。前司改會董事長顧立雄升任國安會秘書長後,未來蔡政府與司改會關係如何發展引發關注。

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表示,上個任期,她已經實現司改國是會議的承諾,讓法官法律師法憲法訴訟法勞動事件法陸續完成修法,這些是改善司法體質基礎工程

對民衆的不滿,她說,司改還在轉型期,現階段的成果,和人民的期待,還有一段距離,「我會繼續傾聽各方的意見,不會停下腳步,人民的不滿,就是持續改革的動力」。

她承諾,在未來4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讓人民進入法庭擔任國民法官,讓司法體系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遙遠,更加符合期待,贏得信賴

國民黨團副書記長林奕華說,蔡上一屆大動作主持司改國是會議,但迄今雷聲大雨點小,很多司法起訴與判決讓民衆無法接受,蔡的司改成績處於留校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