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臺灣新創小兵被LINE併購的能耐

文/廖君雅

「我們想做巨人環伺之下,不可忽視的一顆沙!」巧克科技創辦人劉於遜有感而發地說。

10月下旬,巧克科技宣佈完成B輪融資,獲得南韓NAVER集團與日本的LINE Corporation注資超過千萬美元。在最大本土股東遊戲橘子賣股退出後,這家資本額僅4000萬元臺幣的本土新創小兵,如今已搖身變成OTT數位影音龍頭;但讓劉於遜更興奮的是:LINE龐大客羣背後的潛在商機

自制節目 鎖定年輕族羣

LINE臺灣活躍用戶超過2100萬人,旗下影音平臺LINE TV上線3年餘,便累積超過500萬用戶,今年11月正式和巧克科技旗下CHOCO TV合併後,竟將臺灣所有會員和平臺內容交給劉於遜主導,究竟看上他什麼能耐

資歷,年僅32歲的劉於遜已是創業老將,做過尼爾森業務經理,其後出來創業,曾連續開發數10支行動App,最後定錨在影音服務;他以過去上百萬名使用者互動所打磨出來的豐富經驗爲基礎,輔佐技術和內容,養出一批死忠粉絲流量變現,在燒錢戰中站穩陣腳

CHOCO TV主攻年輕分衆長尾商機,用戶雖僅有200萬名,卻很聚焦。理科出身的劉於遜深信成功公式,結合公司內部的大腦中心,搭配坊間民調關鍵字引擎,每3個月到半年定期更新熱搜關鍵字、分析輿情觀衆反饋、優化,透過大數據篩選,爭取同步跟播的跨國熱門版權

「過去我們搶輸的戲碼經常上演,好劇非常搶手,但錢也必須花在刀口上!」劉於遜苦笑說,搶版權就像競標,超過「內容大腦」小組底線就必須割捨,長期下來他觀察,雖然好菜大家搶着買,但只要深掘旗下用戶羣的需求,確立方向,就能經常挖到不少性價比高的劇,「像是小資女與多金總裁靈魂交換等關鍵字,就很合我們會員胃口,但同業不一定埋單。」

例如旗下最知名的招牌影集「HIStory」系列,不僅搭上同婚熱潮,還獲文化部補助,先前上架短短3個月就達到350萬的網路點擊率,版權賣到海外190個國家,目前穩定發展至第3季拍攝,因此CHOCO TV也做了新嘗試,爲付費會員舉辦線下演員見面會,超過800位粉絲參加;今年更進駐高雄駁二特區開設限時閃店,透過羣衆募資經營分級會員。劉於遜強調,戲劇反映人們內心的投射,他們不直接碰觸道德界線,而是用更多元形式來說故事,發展電商隨看即買也是應運而生的業務。

戰力升級後 未來兩大挑戰

近年來OTT市場持續成長,根據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今年的《全球與臺灣娛樂媒體業展望報告》,5年後臺灣娛樂暨媒體業總營收將達到181億美元(約4530億元臺幣)規模,其中OTT影音將以每年15.5%複合成長率,達到4.41億美元(約132億元臺幣),營收佔實體家庭影音的比率可望從24%上升至60%。…(本文節自財訊570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以色列躋身科技強權的關鍵秘密

林坤正:失控邊境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