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義》臺灣防疫太詭異

部長陳時中。(張鎧乙攝)

國家的防疫政策包含了檢疫與防疫二個部分,在疾管署內檢防疫也都由不同部門分管。然而在臺灣這次防疫實戰中,初期的檢疫成果,已讓人渾然忘我,忘掉了對後期防疫作戰的超前部署,一旦檢疫成功的假象被戳破,後方可是空虛的。這就是《紐約時報》在新年對臺灣一年防疫假象的忠告

《紐約時報》爲什麼會認爲臺灣人生活正常到「詭異」的程度。因爲在全世界仍然一團亂,只剩臺灣是海角樂園,這種美景只應出現在武漢,使盡洪荒之力將病毒完全鏟淨的地區纔有資格不戴口罩瘋狂跨年。臺灣在還沒有完全確認社區「清零」之前,就用各種手段忽悠百姓社區是安全的,社區活動也是安全的。這樣的社區開放就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所以纔會被認爲正常到「詭異」的程度。

爲什麼臺灣無社區感染得不到世人的認可?因爲我們沒有作出讓世界認可的防疫政策。臺灣引以自豪的關口篩檢、入口篩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都是檢疫政策,使用於關口阻檔入境旅客。臺灣是個海島,關口檢疫配上延長14日的居家檢疫是很容易成功。但在世界的文獻中,封島頂多只能延後傳染病入侵的時間,在繁忙的現代海空交通中,海島檢疫的效果更沒法完全信賴

雖然以牢固的檢疫政策延後了新冠的入侵,但沒有善用爭取到的延後時間,做好病毒入侵社區後該有的準備。而是利用段時間大內宣、大外宣、還進了萊豬、關了中天,對比於中國大陸確立了「清零」的方法與操作、加緊疫苗研發及上市、確立全民免費新冠疫苗強制接種政策,臺灣政府真該汗顏

一旦臺灣的檢疫政策出現了破口,輸入的紐籍機師及輸出的越級移工都是範例指揮中心一定第一時間都是先否認,爲自己爭取時間對周邊的人進行有限度篩查,等到篩查都是陰性,纔對外宣佈這又是一起有驚無險的社區案例,這樣做你會相信嗎?如果在大陸或南韓,政府會依此病例圓心,框個上萬人的大圓,1、2天內動員採檢篩查完畢,這樣做出來的陰性結果纔可信,臺灣的方法就再說吧!

臺灣的疑似社區個案爲什麼沒法「清零」篩查,讓疑慮一直無法消除。其實臺灣是做得到但不想做。臺灣的篩查方法與世界同步,傳染病防治法也授予了動員的法源,可能因爲「清零」是大陸首創的政策吧!臺灣不願意跟着幹,只用有限度的篩查忽悠百姓,沒有對人民誠實。

老百姓不完全相信社區沒有病例,政府也一再否認,醫療院所新冠肺炎的篩查也有難度,執行並不理想。大家都在打迷糊仗下過着正常生活,怪不得外媒會認爲太詭異了。指揮中心一向我行我素,不太聽本土專家意見,這次就懇請他們媚外一次吧。

作者醫師、退休基層公共衛生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