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美股領頭 科技股將再現榮景

加權指數日線圖

國際金融分析: 5月市場受超乎預期的4月CPI數據衝擊,但在多位經濟學家解釋模型在轉折點的預測缺陷,及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說明轉折時期的短暫非線性數據之後,市場對暫時性通膨相關數據的接受度已明顯升高,包括日前公佈的密西根大學通膨預測明顯高於預期,及核心PCE也高於市場預期,美股皆以上漲回應。

以調整後預測數據,6月10日即將公佈的5月CPI的偏離風險將大幅降低,加上觀察近期數項通膨預期指標,包括FED副主席特別指出5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低於較長期利率,且2年期高於5年、10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表明價格壓力只是暫時;及FOMC討論的截尾消費支出Trimmed Mean PCE數據未超過2%,意謂扣除易波動項目後未出現明顯上揚。綜合FED認爲核心6月PCE應可略低於5月,通膨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將告段落;且長線而言,以歷史經驗,股市在歷經通膨初期上揚的震盪後,景氣進一步回升雖使核心通膨上揚,但股市將同時走高。

通膨疑慮降低,市場焦點放在解封后的經濟活動上升,觀察美國民衆信用卡支出,5月以來消費者在耐久財支出和2019年相比已增加四成;落後的機票、住宿娛樂和餐廳花費,在目前還沒完全解封,已恢復至2019年水準;再從體育賽事如NBA季後賽進場人數及陣亡將士紀念日長假前機場旅客攀升,及每週公佈紅皮書同店銷售數據,皆見美國疫情控制、輔以疫苗施打帶給經濟解封的期待。

另美國基建計劃和針對先進技術、半導體產業的無盡前沿法案持續進行,在先前拜登總統與共和黨參議員會談釋出正向合作,確保的基建規模已持續增加;雖然在規模、範圍、加稅等問題尚待共識,但以雙方持續展現誠意,衝突的風險也明顯降低;綜合而言,現階段通膨疑慮降低、解封后的經濟活動可期,股市在FED正式將Taper縮減購債規模搬上臺面之前,將維持正向發展。

產業分析:

2月科技股在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走高,市場轉往原物料及解封受惠類股;雖然4月那斯達克指數在FAANG優異財報的期待行情下再度創高,但中小成長股仍是一路下挫至5月,部份高成長高評價股跌幅甚至高達七成;根據5月美銀報告,在第一季對衝基金瘋狂減持後,美科技股持倉已降到近五年最低水平附近。

觀察近期美股變化,除科技巨頭FB、NVDA,部份中小成長股RBLX、UPST、PATH等股價也都創下新高,其他高評價成長股也在底部整理後開始上漲;考量科技股不會缺席經濟成長帶來的股市榮景,在通膨疑慮降低,符合趨勢成長的科技股在歷經大幅修正後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臺積電科技論壇重申的先進製程及3D封裝趨勢,如ABF載板、先進封裝設備等之外,包括仍舊供不應求的8吋foundry相關,臺灣半導體族羣后市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