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泰元》臺灣也該感謝周有光的貢獻

上週末,素有「漢語拼音之父」美譽周有光以111歲的高齡逝世,此消息不脛而走,立即傳遍大陸各地。

漢語拼音之父

國際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美國廣播公司(ABC)、英國廣播公司(BBC)等重量級的英文媒體,也都在第一時間加以報導,推崇他爲「Who Made Writing Chinese as Simple as ABC」(讓書寫中文跟ABC一樣簡單的人)、「Father of Chinese Romanization」(中國羅馬拼音之父)、「Father of Pinyin Writing System」(漢語拼音書寫系統之父)。英文的維基百科(Wikipedia)也在首頁的新聞區塊(In the news),以帶照片的醒目方式報導他的死訊,稱周有光爲「creator of the pinyin system for writing Chinese in Latin letters」(創造了以拉丁字母書寫中文的漢語拼音系統)。

外媒大力推崇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外國媒體拼寫的「周有光」(Zhou Youguang),用的全都是他一手製訂的漢語拼音,而漢語拼音的英文說法Pinyin,本身就是源自這套系統的中文藉詞

1958年,大陸全國人大通過了周有光主要負責制訂的《漢語拼音方案》,從此這套漢語拼音進入了大陸各地的小學課堂。周有光的逝世,在大陸實施了近一甲子的漢語拼音,又重新回到了世人目光

羅馬拼音(romanization)是個統稱,指的是以拉丁字母(Latin alphabet)來轉寫其他文字。中文的羅馬拼音系統紛呈,從西方傳教士開始,在歷經數百年的競爭與演變之後,最終由漢語拼音勝出,這也是目前國際社會的主流。在此之前,則有好長一段時間是威妥瑪拼音(Wade-Giles)的天下,而其他的羅馬拼音,譬如郵政式拼音、國語羅馬字、耶魯拼音、注音符號第二式、通用拼音等,都在登場之後逐漸歸於平靜,成爲歷史的一部分。

通用拼音封存

2000年民進黨執政,臺灣官方的羅馬拼音採用餘伯泉研發的通用拼音,咸信此乃脫胎自周有光的漢語拼音。2008年國民黨執政,不再使用通用拼音,改採漢語拼音。

如今民進黨重掌政權,不管臺灣的羅馬拼音今後何去何從,是維持現在的漢語拼音,還是回到以前的通用拼音,我們臺灣都必須對周有光的貢獻表示感謝。(作者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