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賽金牌 「大熊」鋼琴家貝瑞佐夫斯基挑戰極限

1990年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獎得主貝瑞佐夫斯基以兼具力度炫技演奏及與生俱來的獨到眼光音樂感受力聞名於世。(鴻宇提供)

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其實是自己。1990年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金牌得主貝瑞佐夫斯基將再度訪臺舉行獨奏會,這次帶來的曲目正是號稱史上最難鋼琴作品之一,俄國作曲家巴拉基列夫的鋼琴作品《伊斯拉美》。貝瑞佐夫斯基自己曾以驚人的7分24秒撼動樂壇,打破了當年季弗拉(G.Cziffra)所設下的8分鐘極限障礙記錄難以超越,這次臺灣行是否能夠經典重現,令人期待。

貝瑞佐夫斯基摘下柴可夫斯基大賽桂冠那一刻至今,依然屹立舞臺,以滴水不漏的精準技術駕馭他掌下的鋼琴。貝瑞佐夫斯基師事「鋼琴鐵娘子艾莉索‧薇薩拉茲(Eliso Virsaladze),繼承俄羅斯鋼琴「涅高茲(Heinrich G. Neuhaus)」一派的優良傳統技巧紮實,以音樂的內涵精神爲詮釋依歸。

貝瑞佐夫斯基除了天分與努力之外,還有那一雙天生條件機能都非常強大的雙掌,讓他如魚得水。被暱稱爲「大熊」,貝瑞佐夫斯基說,「在我的音樂中若要表現情感我會讓音樂流瀉情感,不然就用我的手指。因爲我知道,我的手指絕不會令我失望!」

貝瑞佐夫斯基1969年出生於莫斯科,5歲開始習琴,19歲就在倫敦魏格摩爾音樂廳(Wigmore Hall)舉辦獨奏會。21歲得獎之後,貝瑞佐夫斯基經常受邀於韋爾比亞音樂節世界各大重要音樂節演出,同時經常與柏林愛樂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合作。他的拉赫曼尼諾夫鋼琴三重奏錄音榮獲法國古典音樂世界大獎、留聲機大獎及德國回聲大獎,成績出色。

這次訪臺,貝瑞佐夫斯基將帶來全場俄國作品音樂會,包括「俄國五人組之首」巴拉基列夫的鋼琴作品,其中一首《伊斯拉美》,擁有速度快且熱情奔放的特點,深具濃烈的伊斯蘭音樂調性,在演奏技巧上明顯具有李斯特式炫技表現,演奏效果輝煌斑斕,這次貝瑞佐夫斯基是否能保持當年7分24秒眼見路,令人拭目以待。其他曲目還包括俄國作曲家李亞朵夫、拉赫曼尼諾夫、史克里亞賓的多首鋼琴作品以及史特拉汶斯基《彼得洛希卡三樂章》。

貝瑞佐夫斯基鋼琴獨奏會將於5月6日舉行,地點臺北國家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