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藤隱形歧視 臺灣裔女學生申請哈佛 瞞亞裔身分

母親臺灣人的哈佛大學新生奧姆斯特德在校門前留影。她申請哈佛時憂慮校方會衡量她的族羣背景,刻意隱瞞自己的臺灣裔身分。(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亞裔高材生申請哈佛與耶魯長春藤大學,仍得面對隱形的「種族歧視」。此一現象終於受到傳媒關注。《今日美國報》報導,許多亞裔求學者擔心自己會因種族背景而失去入讀名校機會,一些亞裔與白人混血兒選擇只填白人身分,不少純亞裔學生則乾脆不填種族,盼降低入學門檻

研究顯示,美籍亞裔符合長春藤大學收生標準比例,遠超他們在美國人口所佔的6%,若要跨進這些高等學府的門檻,他們的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成績通常要超越其他族羣。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家艾斯彭沙德(Thomas Espenshade)自1997年起研究報讀美國頂級大學申請人資料,發現在過去滿分1600分的SAT考試,美籍亞裔要取得1550分才能入讀精英 大學,白人和黑人就分別要1410及1100分。

亞裔成績高 校方增門檻

哈佛大學新生奧姆斯特德(Lanya Olmstead)的母親是臺灣人,父親挪威移民。在種族上,她認爲自己只是半個白人,但她報讀哈佛時,見到申請表的種族選項,憂慮校方會衡量她的族羣背景,最後填了白人。她說:「我不想填亞裔,母親告訴我,入學申請往往歧視亞洲人。」耶魯二年級生霍姆斯(Tao Tao Holmes)是中美混血兒。她說:「我的數學成績太差,不足以自認亞洲人。若強調自己亞裔,我就要在標籤爲亞洲人強項科目,取得外界預期的完美成績。」

混血兒怕歧視 只填白人

哈佛新生皮克雷爾(Heather Pickerell)在香港出生,母親是臺灣人,父親是白人。她認爲區分種族本身就是一種歧視,拒絕在入學表格裡填寫種族,「我想,若哈佛爲了我沒申報種族而拒絕我的申請,我也不應到那兒讀書」。

學界指出,像耶魯這種頂尖學府,若要不分種族錄取所有合資格學生,他們的新生名額多1倍也不夠,但招生並非單憑成績。過往曾爲耶魯處理入學申請的米勒 (Kara Miller)說,爲了實現世界級教育多元化學生組合,學校除了成績外,還會考慮課外活動社區服務領導才能等因素,美籍非裔拉美裔、印第安裔和太平洋島民等,即使分數較低,也會獲得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