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神獸…傳說不死!北藝大新校牛取名「奧米加咆哮獸」

▲超級神獸現蹤!北藝大新校牛取名「奧米加咆哮獸」。(圖/北藝大)

記者許力方臺北報導

臺北市關渡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頭校牛聞名在外,但2月時「小美腎衰竭病逝,被視爲學校大事,爲了不讓另一頭「小麗」孤單,校方新北市貢寮找到一頭1歲多的新小牛,發起命名活動票選結果出爐,最後由《數碼寶貝》裡「奧米加咆哮獸」(英文名Mary Jane),以逾70%壓倒性得票率,正式成爲新校牛的名字

2頭校牛是北藝人共同記憶,牠們的出現,源自於2005年亞太傳統藝術節,當時印裔藝術家山卓斯坎(S.Chandrasekan)發表作品《滴血曼陀羅》,主辦單位爲他商借一頭宜蘭水牛做爲創作媒材,沒想到受到師生熱烈迴響,廠商再尋一牛相伴,2只牛便定居於鷺鷥草原,直到年長才被送往擎天崗養老。習慣了校牛的北藝大,草原上沒了牠們悠閒的身影十分空蕩,2008年熱心人士贈與,再獲小水牛2頭,隨小麗而來的是6個月大的小美。北藝大說,小麗、小美名字的由來已不可考,過去2牛甚至被戲稱爲大、小(碗)牛肉麪

▲校方從貢寮美牛緣分讓牠住進北藝大成神獸。

▲熱鬧迎新校牛,學生對牛彈琴」。

照顧牛的盧榮華大哥表示,鼻樑上有傷痕塊頭壯碩的是小麗;小美較瘦小,但脾氣拗,校牛姊妹也這樣躍升爲北藝大獨特校景。然而,2月19日,小美因腎衰竭離世,享年12歲,校方視爲大事,在校園官網發表祭文哀悼,「感念小美留下的美好時光⋯牠體重400餘公斤,出動了大型吊車挖土機⋯妥適安排方位朝向七星山,祭畢,塵歸塵,土歸土。」

不捨小麗孤單,總務處開始尋牛聽聞貢寮的放牧場有一頭「美牛」,當天看到一頭1歲多的小牛下雨時自己回到牛棚,認爲是緣分,便帶回住進北藝大。校方爲了歡迎牠,發起師生命名活動,公開網路來票選,最後以超過70%壓倒性得票率的「奧米加咆哮獸」,遙遙領先「小樂」、「牛蒡」、「歪歪」等,打破傳統框架,正式爲新校牛命名,英文名則是超人女友Mary Jane。

北藝大學生代表表示,在第一代數碼寶貝動畫中,「奧米加獸」是由「戰鬥暴龍獸」和「鋼鐵加魯魯」2只怪獸合體而成,是傳說中的超級神獸;再更進化後,幾乎可說是不死之身,故將新校牛取名爲「奧米加咆哮獸」,堪稱爲新世代對校牛表達祝福另類展現。

根據教職員生票選結果,25日公佈新校牛名字爲「奧米加咆哮獸」,同時於牛棚舉辦揭牌儀式。今年剛好是35歲校慶,北藝大還號召了35位屬牛或金牛座的師生一同揭曉、寫下祈福卡,並有2位來自IMPACT音樂學程學生賴軍諺林芳甲則以「奧米加咆哮獸」爲主題,獻唱自創曲《就去吧》、《For Mary Jane》來對牛彈琴,熱鬧歡迎新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