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週期!國際油價衝破70美元 鐵礦石捲土重來

一度遭遇調整的大宗商品市場近期又開始升溫了!

6月2日,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上行,布倫特原油突破70美元/桶關口國內商品市場上,鐵礦石動力煤等此前備受關注的焦點品種也大有捲土重來的跡象。

本輪漲價潮還能持續多久?大部分機構仍持樂觀預期嘉盛集團市場分析師Tony Sycamore最新表示,大宗商品的超級週期可能持續5-10年來讓供需重新平衡,預計今年原油將漲至80-90美元/桶。而當前市場需求澳大利亞預測的鐵礦石產量已經遠超該國港口能夠承受的水平,如果進一步增產需要新建港口,這也將約束鐵礦石的供給

原油、鐵礦石又來了!

作爲大宗商品之王,國際原油價格關乎整個商品市場水位。最新行情顯示,布倫特原油重新突破70美元/桶關口,又一次逼近今年3月的反彈高點。

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顧雙飛指出,原油是目前大宗商品市場的焦點品種,即便昨晚歐佩克會議表態將如期執行7月份的增產計劃(增加200萬桶/天的產量),同時伊朗也表態將全力復甦原油產量至正常水平(即在當前基礎上增加350萬桶/天的產量)。但在需求端復甦的強烈預期下,市場做多情緒依然高漲,根據DOE預估的全球未來幾個月的供需情況看,依然會有每月50-100萬桶/天的供應缺口

顧雙飛表示,除了需求端的驅動因素外,也不能忽視當前持續處於低位的美元指數所帶來的對原油價格支撐,美聯儲當前明確表態將就業數據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是當前財政貨幣政策的第一要務,因此當前寬鬆的貨幣環境或纔是原油內在價值的根本體現。短期這樣的供需結構和貨幣環境將持續成爲原油多頭的主要驅動,但中長期看依然需要警惕7月份之後的伊朗原油增產(可能會重塑當前的供需格局),以及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美元指數重新走強可能帶來的影響

“OPEC+會議結果基本符合市場的預期,順應市場的政策調整節奏短期對油價的負面影響相對有限。近期,歐美市場道路出行和航空的一些積極變化表明,接下來的歐美夏季需求高峰值得期待,此外,印度需求可能已經接近底部,未來也將逐漸修復。需求復甦主基調對油價構成較強支撐,預計油價上行趨勢將延續。”東證能化高級分析師安紫薇認爲。

與此同時,此前因受政策打壓大幅調整的鐵礦石也在快速反彈。截至6月2日晚間記者發稿時,鐵礦石期貨主力2109合約報價在1180元/噸左右,短短6個交易日不到漲幅已接近20%。

5月31日,市場傳出“關於調整唐山鋼鐵企業日常減排措施草案”,草案中對鋼企燒結和高爐管控環節和限產比例進行了調整。對此Mysteel針對高爐部分進行了理論測算:若按此執行,唐山日均鐵水影響量約8萬噸左右,較當前實際影響量減少約6.67萬噸,屆時唐山高爐產能利用率將會維持在79%左右,較當前提升16%。建信期貨研究表示,在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爲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而出臺保供穩價政策的大背景下,鋼鐵行業有區別、差異化地對環保達標企業放鬆限產要求在情理之中,預計後市鐵礦石價格以震盪回升爲主。

大宗商品還能漲多久?

本輪大宗商品牛市還能漲多久?嘉盛集團市場分析師Tony Sycamore最新表示,大宗商品的超級週期可能持續5-10年來讓供需重新平衡,預計今年原油將漲至80-90美元/桶,COMEX期銅在中長期將漲至10美元/磅。當前市場需求和澳大利亞政府預測的鐵礦石產量已經遠遠超出澳大利亞港口能夠承受的水平,如果進一步增產需要新建港口,這也將約束鐵礦石的供給。

強烈看漲大宗商品的高盛在上月市場調整時更是發聲力挺。高盛大宗商品主管Jeffrey Currie此前在報告中提出,大宗商品回調是一個明顯的買入機會。在他看來,石油、銅和大豆等關鍵品仍然以下半年供應增長下滑爲主導,鮮有證據表明供應端的反應足以破壞這個牛市。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資深分析師曹洋指出,近期大宗商品市場漲跌不一,原油與煤炭相關品種漲幅居前。宏觀角度,市場繼續交易通脹擡升預期,雖然短期美聯儲對通脹保持一定耐心,但海外通脹數據的快速回升,也令市場對政策邊際變化產生擔憂,在宏觀支撐因素上面,市場短期預期差擴大,前期漲幅較大的品種或階段性轉入高位震盪的走勢。

近期說起商品牛市,起步價就是“十年”。去年取得出色投資業績半夏投資李蓓撰文分析了焦煤市場,她認爲焦煤已經出現較大缺口,長期供需會更加緊張,新一輪10年大牛市開啓。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市場的強勁勢頭帶來了市場波動率的提升。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多數國內商品波動率震盪攀升,而當前波動率最高的無疑是黑色系品種,以鐵礦石、焦煤、焦炭螺紋鋼、動力煤爲代表,其中鐵礦石期貨的最新波動率超過70%。市場的火熱還反映在了成交量的大幅增加,據中期協數據,2021年1-5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爲31.25億手,累計成交額爲239.3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49%和77.80%。

大宗商品漲價潮會向下遊傳導,最終影響CPI,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本輪商品漲價的源頭是美國。富達國際多元資產投資總監Stuart Rumble表示,美國最新的CPI數據的確有大量證據顯示通脹短暫升溫。服務業受惠於經濟重啓,像航空、飯店及休閒業都交出優於預期的業績。供給問題也導致汽車價格大幅上漲。與此同時,一般來說價格較爲僵固的租金,現在仍低於疫情前水平。預計通脹會進一步上升,然後物價進入一個新的穩定狀態,但究竟通脹率會來到什麼水平呢?

“現在判斷通脹是否會持續還爲時過早。當然,可預期的是從2020年到未來幾年,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的實施將會提振通脹。但是,2022年中期選舉或下次總統大選後的政治變局可能導致國會分裂,從而阻礙進一步的刺激措施。長期、持續的通脹通常跟着經濟供需結構性失衡而出現,最明顯的例子是勞動力短缺導致工資價格螺旋攀升。目前尚無足夠證據顯示未來會出現這一問題。但是通脹有時很難捉摸,光是預期價格升高就可能導致反饋迴路,進一步刺激通脹。”Stuart Rumble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