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憂心 臺灣與世界漸行漸遠

新世代基金會董事長陳沖27日表示,臺灣自2013年後就沒有關稅減讓的業績進帳,遇此困境,APEC與會的部長和領袖代表怎能一言不發?圖爲2023年11月17日,美國總統拜登(前排右六)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排左二),與臺灣領袖代表張忠謀(後排右三)及其他領袖代表出席2023 APEC會議領袖大合照。(摘自美國總統拜登社羣媒體X)

亞太經合會(APEC)年會剛落幕,蔡英文總統盛讚我代表團表現優秀,達成她託付的任務,但是新世代基金會董事長陳沖27日表示,APEC等同於論壇,不算嚴謹的國際組織,當個雞肋也無妨,臺灣自2013年後就沒有關稅減讓的業績進帳,遇此困境應比其他國家更爲心急,與會的部長和領袖代表怎能一言不發?

陳沖曾任馬政府時期的副閣揆與閣揆,他昨日發文表示, 兩岸經合架構協議(ECFA)相對於其他自貿協定的安排,只是手段並非目的,但是當年因民粹運作,國人未能迅速凝聚共識。自2013年臺星簽署自貿協定後,10年來就沒有關稅減讓的業績進帳,已經錯過市場準入的自貿協定時代,總統、準總統們可曾注意,中國大陸已由亞洲轉向世界,但是臺灣卻與世界漸行漸遠。

陳沖撰文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在2021年宣佈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可說讓臺灣吃盡苦頭。印太大於亞太,照理說可抗衡北京的一帶一路,「卻獨缺供應鏈要角臺灣」,奇怪的是,當年認爲兩岸ECFA只是框架的人,卻對美國提出的印太架構的「框架」,趨之若鶩。

美國希望在印太與臺灣問題上,刀切豆腐兩面光,又發明《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與臺灣另起爐竈,以有利於與IPEF對接,但陳沖認爲臺灣落入兩面不是人的境地。

陳沖說,臺灣無法加入IPEF,美臺貿易倡議又忌談關稅減讓,臺灣還要強顏歡笑,卻又講不清楚此倡議是否較世貿組織的貿易便捷化,更爲優越。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美國亞太戰略重要一環,也符合多數亞太國家的利益,多數成員也盼望美國重返。臺灣已遞件申請,陳沖說,北京更早一步動作,考慮當前地緣政治情勢,前途難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