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抓怪瘋了嗎?精神科醫師鼓勵父母參與 加入孩子話題

▲「抓怪」同時,別忘了自身安全。(圖/記者季相儒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Pokemon GO》在臺開通後引發熱潮,不少民衆利用空檔外出捕獲神奇寶貝國外許多玩家因沉迷遊戲引發數起意外,對此,精神醫師呼籲民衆「抓怪」時需遵守「三不二要」原則,如儘量避免開車時抓寶等。父母與其一昧禁止,不如加入孩子們參與話題

Pokemon GO遊戲讓民衆願意走出戶外,但如果外出時太投入遊戲反而會造成安全上的疑慮,更可能違規或侵犯他人權益。因此,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精神科黃孝先主治醫師表示,外出抓寶可以,但民衆還是需提高警覺才能抓怪抓得盡興。

寶可夢遊戲看似有安全隱憂,與其一昧禁止,黃孝先鼓勵父母加入孩子們參與話題,不僅能瞭解孩子在遊戲上的態度與想法,也能適時給予安全上的提醒。他更建議,若能多安排親子旅遊或互動活動,也有助於轉移孩子們沈迷在遊戲裡的時間和精神。

黃孝先呼籲民衆,在「抓怪」同時務必要注意三不二要:

1.不要在開車或騎車時抓寶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汽車駕駛人若行駛在道路時,以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將可處3,000元(新臺幣,以下同);若是機車駕駛人,可處1,000元。違規受罰事小,但因此釀禍造成事故更得不償失。

2.不要邊走邊玩在穿越馬路鐵路平交道時使用手機,若行人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或警察指揮,或在交通頻繁的道路、鐵路平交道附近任意奔跑、追逐、嬉遊或坐、臥、蹲、立,足以阻礙交通,將罰300元。

3.不要單獨「抓怪」一個人行動時,可能會因爲太專注在手機上,對周遭環境警覺性降低,進而發生意外。

4.要提高警覺,避免落入危險國外已有案例發生,即有心人士故意放置特別的神奇寶貝、設置道館吸引青少年孩童,或要求金錢購買道具寶物等,而使青少年孩童落入性侵、綁架、暴力詐騙等危險圈套中。

5.要注意人際互動,避免網路成癮藉由尋寶概念表面上貌似鼓勵家中網路成癮的民衆走出戶外,加入人羣增加社會互動。只是媒介仍是手機或平板人人依舊低頭滑手機,對人際互動非旦沒幫助,甚至可能因爲搶寶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