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快評》新聞頻道應全面開放

鏡電視開臺屢次爆出董事長爭議及NCC護航的傳聞。(本報資料照片)

鏡電視發照上架爭議,持續延燒。原始股東之一的愛山林董事長祝文宇打算退出,轉進其他的衛星頻道。祝文宇說的坦白:房地產業需要長期媒體曝光,投資鏡電視的目的就在於藉此增加旗下房地產銷售案的廣告投放量。

好多年前,走私洋菸甚爲猖獗,公賣局和警方頭痛不已。後來,開放洋菸進口,走私問題,迎刃而解。特權衍生弊端,壟斷定生暴利,官商勾結也就難免。公賣局特權壟斷土洋香菸市場,洋菸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洋菸走私有利可圖,禁不勝禁。至於利用總統專機「超帶」洋菸,那是特權外加貪小便宜的人性使然,與市場開放與否無關。

寬頻網路時代,頻道要多少有多少,閱聽大衆各取所愛。照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職權,應該僅止於頻譜規劃與頻譜競標辦法,不應涉及頻道執照的申設與評鑑。NCC手握執照申設與評鑑,形同壟斷獨佔頻道的「施與舍」,取得頻道的業者,則取得內容傳播的特權。

特權交換執照與市場,如何不生弊?中天頻道慘遭斬殺、華視新聞進駐52頻道、鏡電視發照,黑幕重重,都源於政府違背了憲法裡言論自由的精神,假借NCC之手,限制了新聞頻道的數目,製造了言論與新聞自由的特權,乃至於弊端叢生,言論自由倒退回戒嚴時期。

新聞頻道應該公開發行,強制上市,而將新聞頻道的市場價值,交由消費者與投資大衆評鑑。收視率高者,廣告投放量高,收入也高,股價自然上漲。反之,收視率差,廣告投放量低,縱使特定政黨和企業拚命挹注資金,又有哪個消費者會傻到投資爛股票呢?

房地產代銷業者爲了增加廣告眼球率,投資新聞頻道,若是全面開放新聞和各類頻道,不加管制,哪個閱聽者會傻到天天盯着只有廣告沒有內容的頻道呢?企業家投資頻道,又怎能不重視頻道的內容和人才培養呢?

奇怪的是,臺灣的傳播學者在鏡電視的風波里,似乎都噤聲失語了!NCC果然好大?還是執政的民進黨太大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