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腐不安心?北市驗出「違規添加防腐劑己二烯酸」

北市衛生局公佈105年豆製品抽驗結果。(圖/記者趙於婷攝)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臺北政府衛生局執行市售豆製品專案抽驗計劃,到傳統市場、市場周邊攤販、超市、餐飲店地點抽驗,結果6件不符規定,包括位於臺北市農安街的「食尚自助餐」豆腐防腐劑苯甲酸超標1.67倍,北投實踐街的「鍋董小吃店」板豆腐超標0.66倍、臺北市裕民一路「大腳阿公臭臭鍋」的板豆腐超標1.38倍,而大自然無毒批發的純豆漿和板豆腐也分別超標0.14和0.35倍。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王明理指出,此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12項)、過氧化氫着色劑甜味劑二甲基黃、二乙基黃、皁黃等項目,共計抽驗75件,但分析近3年豆製品抽驗結果,歷年合格率由27.7%逐年下降至8%,而這次6件不合格產品原因分別爲5件豆腐產品違規添加防腐劑苯甲酸、1件豆漿違規添加防腐劑己二烯酸,以產品類別分析,豆腐產品不合格率最高(19.4%)。王明理進一步說明,追蹤不符規定產品來源,4件本市業者無法提供完整進貨證明,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7條第11款,處以販賣業者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另2件不符規定產品,已移請產品供應商轄管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查處。王明理指出,「苯甲酸」及「己二烯酸」皆爲可合法使用的防腐劑,但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限量規格標準」規定,苯甲酸可使用於「豆皮豆乾類」產品,用量爲0.6 g/kg以下、己二烯酸用量爲2.0g/kg以下,但皆不得使用於「豆腐類產品」(包括板豆腐、凍豆腐油豆腐臭豆腐等)。衛生局提醒,防腐劑「苯甲酸」俗稱安息香酸,爲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添加至食品中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但若長期食用添加過量防腐劑食品,對肝、腎功能造成影響。 【不合格完整名單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