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背叛昔日盟友庫德族 郝志堅:必要時可能爲了利益丟下臺灣

美國總統川普屬於交易型總統,很可能在必要時刻臺灣拋棄。(圖/路透

實習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在10月初宣佈從敘利亞東北部撤軍,拋棄曾與美國一起作戰的庫德族,讓鄰國土耳其可以攻入,此一舉動也引起許多盟國害怕。美國兩岸問題學者郝志堅(Dennis V. Hickey)認爲,川普屬於「交易型總統」,從他對待庫德族的方式,以及回顧美國曆史來看,臺灣有極大的可能,被川普在必要時刻丟棄。」

密蘇里州立大學講座教授郝志堅以〈川普會把臺灣丟下公車下嗎?〉(Will Trump Throw Taiwan Under the Bus?)一文表示,從拋棄庫德族的舉動分析,川普是否會爲了與大陸達成外交協議,犧牲臺灣的利益,在「臺灣的問題」上做出讓步。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與俄羅斯總統普丁10月22日達成協議,撤離對庫德族的攻擊。(圖/路透)

郝志堅指出,臺灣的官員對川普讚賞有佳,改善臺美關係程度,遠比美國曆任總統都來的好。但在歷史上也有一些關於美國爲了外交,而犧牲臺灣利益的案例。例如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曾在1970年承諾「決不出賣臺灣」,但之後在與大陸建交前,卻同意北京的要求,並將切斷所有與臺灣相關的軍事外交關係

這幾年以來臺灣一直在經歷「失望」。1980年總統大選期間,共和黨候選人雷根(Ronald Reagan)承諾會和臺灣恢復外交關係,獲選之後不僅沒有實現諾言,還與北京簽下減少對臺灣武器銷售的「八一七公報」。2004年時,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傑洛姆.鮑爾(Colin Powell)更是表示,「中國只有一個,臺灣不是獨立的。」

在2016年大選期間,川普也沒有稱讚過臺灣的民主,反而還指責臺灣將美國人的工作偷走。郝志堅認爲,以上種種例子都足以支持Palmerston的觀點,「民族沒有永久的朋友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郝志堅指出,川普很有可能在必要時刻丟掉臺灣,建議臺灣政府要隨時做好準備,需要制定戰略政策,才能即時應付美國任何外交上的變化,對於大陸則要抱持着務實的態度,這些應該是臺灣政府當前必須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