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校120年 臺中這小學全都是「大同寶寶」

「我們都是大同寶寶!」臺中西區大同國小很多校友都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盧金足攝)

臺中市長盧秀燕(右)特別爲大同國小整建校史館,傳承學風,特別寫下「百年樹人墨寶贈校。(盧金足攝)

臺中市長盧秀燕(左三)表示,聯聚建設董事長江韋侖(右二)是大同國小校友,出錢出力整建校史館,爲大同國小的120歲紀錄里程碑。(盧金足攝)

剛過120歲生日的臺中市西區大同國小,1899年創校名爲「臺中小學校」,專爲日籍兒童設立的小學,1941年4月改稱「臺中明治學校」,爲臺灣日據時代唯一以日本天皇爲名的小學校。臺灣光復,大同國小名爲「自由第一小學」,光復國小名爲「自由第二小學」,這兩所小學以臺灣「光復」,世界「大同」成爲新校名,讓這所學校的學生全都是「大同寶寶」。

大同國小校長鄭麗娟表示,1948年10月改名爲臺中市西區大同國民學校;1952年第2任校長賴登權繼任直至1974年,長達22年,爲大同國小120年來任職最久的校長,1968年政府實施9年國民義務教育,校名正式改稱臺中市大同國民小學沿用至今

大同國小校名由來及校史文獻,在新整修的校史館有脈絡可尋,臺中市長盧秀燕寫的一手好書法,看到大同國曆經歲月的校史館,由聯聚建設董事長江韋侖建築專業工法,爲母校大同國小整建換新貌,特別揮毫寫下「百年樹人」墨寶,祝福120年曆史的大同國小繼續培育下一代。

大同國小校史館有如化身爲一座回憶與傳承的博物館,江韋侖說,以自己到世界各國走訪博物館經驗,投注在校史館文物保存,與所有畢業於大同國小的「大同寶寶」一起回味童年的校園生活

這次整修校史館,也發現高掛牆上一幅近百年的臺灣綜合立體地圖,該地圖是日據時期由學校師生製作完成,高約2.5公尺,寬約1.5公尺,以木材材料高山地形由一塊塊木材拚貼而成,立體地圖比率15萬分之1,類似以人工拚貼木材製作大幅地圖罕見,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