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撐過4年打趴9成公司 兄弟靠「黑金」殺出新藍海

▲雲豆子科技創辦人周力豪與擁有咖啡烘豆專業弟弟聯手研發藍芽豆機,如今在烘豆機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圖/記者紀佳妘攝,下同)

記者紀佳妘/臺北報導

創業4年還能存活就贏了90%的創業家!」雲豆子科技創辦人周力豪與擁有咖啡烘豆專業的弟弟聯手自創藍芽烘豆機,獨具慧眼的他們瞄準烘豆機的藍海市場,透過參展、口碑行銷如今已小有知名度,還曾被美國網路媒體評選爲1公斤級10大最佳烘豆機之一。

兄弟4年前着手創業,兩人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周力豪一手包辦PM、財務、行銷等工作事項,而他的弟弟專門設計烘豆機。創業之際越來越多消費者追求單品產地風土孕育出的細膩風味,加上便利商店開始講究單品豆,搶攻「黑金商機,正好搭上一波咖啡熱潮

山不轉路轉 自創藍芽烘豆機

創業初期最爲艱難,周力豪回想起那段艱苦時刻,他說,臺灣新創公司多半輔導軟體或網路平臺等,選擇做硬體卻吃盡苦頭,好不容易設計出烘豆機的草圖,在臺灣竟然沒有一家可以做出樣品機的工廠,繞了好大一圈纔有小工廠願意接單,才能拿這臺成品到其他工廠量產,前前後後公司空轉1年半的時間,只好把工作室據點當成咖啡廳在開,一邊研發機型、一邊賣咖啡,他坦言,燒錢壓力相當大,儘管自己當老闆,也只敢拿微薄的薪水

烘豆機市場看似飽和,不過周力豪發現藍海市場,與弟弟着手研發家用機型,意外自創藍芽烘豆機,他笑說,其實這是一個美麗誤會,由於400克烘豆機外觀小而美,機身卻放不下操作面板,「山不轉路轉,那就改用藍芽操控」,與市場做出區隔化,創造新商機。

周力豪說,儘管每個人都喝咖啡,但真正行家或從業人員在臺灣人口僅佔10%至20%,其中烘焙相關僅佔少數,但拜臉書所賜,靠社羣行銷打開知名度外,每年固定參加臺灣國際咖啡展,以及帶着烘豆機到全臺咖啡廳試烘,逐漸在烘豆機市場異軍突起。

臺灣市場有限 今年力拚拓展海外市場

創業之初兄弟倆以400克藍芽烘豆機闖出一片天,靠着口耳相傳逐漸打開知名度,今年轉戰600克烘豆機,特別取消藍芽設計,主要是不少年紀較長的客人,對於藍芽功能相對排斥,一切迴歸原始,不僅能留住原有的家用客羣,同時也能開拓較爲大型的咖啡廳,這是他們的第一步。

至於第二步則是要搶攻海外市場,周力豪說,專業且小型的烘豆機在市面上相當罕見,加上臺灣市場有限,總有一天必須打進國外市場,不過傷腦筋的是研發、製造皆在臺灣,若要到海外拓展業務,則必須具備產品認證、產品運送、關稅等,基本上是超出一家小公司的能力範圍;再者是必須找到一家品質優良的代理商,負責銷售、維修等工作內容,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大挑戰,儘管走出臺灣困難重重,不過仍想辦法與國外進行接洽尋求適合的代理商,一步步壯大創業的版圖

創業迄今滿4年的周力豪,他認爲,5年是創業的生死關鍵,尤其是前3年都是屬於風雨飄緲的時期,「目前公司剛好回本,能夠存活就贏了90%的創業家」,儘管現在月薪賺比以前上班還要少,但卻贏得自由、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