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母奶寶寶爲什麼缺鐵?

Part1、鐵臺灣營養不缺乏但缺鐵卻常見!臺灣人的營養不缺乏,但缺鐵情況卻頗爲常見!從國民健康署的健康調查可知,臺灣國民的缺鐵比例並不低,其中缺鐵比例最高的是15~45歲的育齡婦女(大約爲20%以上),也就是差不多是從生理期開始到停經的女性,此與每個月都會流失一定的血量有關

缺鐵不但可能貧血,還影響腦部及免疫功能缺鐵的影響比各位爸媽想像得還要多,除了衆所皆知的貧血問題之外,也會影響寶寶腦神經發育與功能以及免疫系統大安婦幼醫院兒科門診主任楊爲傑指出,缺鐵的寶寶不僅心智發展會明顯較差,其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也較高。這兩個因素讓寶寶容易缺鐵!哪些寶寶特別容易缺鐵呢?最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根據數據顯示,如果是「純母奶哺餵」,再加上「副食品又吃得不好」的寶寶,就容易成爲缺鐵一族

母乳哺餵→母奶最好,怎麼還會缺鐵?有些爸媽可能會懷疑既然專家都說母乳最好,爲何喝母奶的寶寶還會缺少鐵質呢?關於此問題,楊爲傑主任指出,目前並無解答,只有一些假說可以說明,包含:‧這是演化的過程,除了人類以外,其他的哺乳類動物(如:猩猩、牛、馬…)的乳汁含鐵量也都很低,因此有人認爲這是爲了保護寶寶的腸胃道,低鐵濃度有益於腸道發育。‧從前的人類或其他肉食草食性動物都會吃土,而地表上的土含有豐富鐵質,人類也許就是靠着吃土而補充鐵。

副食吃不好→沒吃蛋奶肉,鐵質一定不夠!至於怎樣算是副食品吃得不太好?楊爲傑主任指出,有許多爸媽對於副食品的攝取採取過於保守的態度,他開玩笑地說:「爸媽也不知道哪裡來的觀念,認爲孩子有『兩種東西』不能吃,就是『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在此觀念之下的孩子,到了6個月、8個月大還是隻吃寶寶粥和青菜。楊爲傑主任表示,有些爸媽認爲讓孩子開葷吃肉是一件天大的事,但想要補充足夠的鐵質,肉類纔是最佳來源,倘若孩子都沒有吃蛋奶肉類,鐵質的攝取一定會不夠的!

純母乳4個月以上可添加鐵劑美國兒科醫學會及臺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奶哺育超過4個月的寶寶,考慮添加鐵劑。楊爲傑主任說明,寶寶的鐵質來源是從懷孕後期媽咪傳送給胎兒的,在寶寶出生後4~6個月之後,這些鐵質消耗殆盡,這時候就需要額外補充鐵質。

由於寶寶的鐵質是從懷孕後期媽咪提供的,所以早產兒(出生週數<37周)的缺鐵機會比一般寶寶高許多,因此更需要着重鐵質的補充!

採訪撰文陳萱諮詢/大安婦幼醫院兒科門診主任 楊爲傑(白袍旅人醫師攝影/Super Cute 寶寶/親子寫真專業攝影梳化/萬紫雲演出/mommy:Amy Tung、baby:Kayah Moen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育兒生活】2017年6月號。http://new.maba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