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懂的」到「周永康」過程不簡單!

畢殿龍

中共退休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正式被官方媒體報導,已經被中共中央立案調查。從「你懂的」的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代指,到今天指名道姓地說「周永康」被調查」,其間經歷了多少艱難的歷程,甚至有多少驚濤駭浪,都不禁令人遐思。「你懂的」之所以私下和公開流行了很長時間,一方面說明中共中央對黨員幹部查處的謹慎;另一方面也凸顯了,這場截至目前涉及最高層級的反腐,可能也包含了,因觸及到其長期建立的龐大的體系而不爲外人所知的艱辛和驚心動魄。在以「你懂的」被指稱期間,和其有關係李春城郭永祥、李崇禧、冀文林等人先後落馬,這是先斷其羽翼,再直搗黃龍的反腐策略外界儘管不盡知情,但通過這樣的動作,已經知道至少「你懂的」當時已經沒有繼續爲這些關係人保護傘能力了;民間很多人、很早以前,也頗多認識到,「你懂的」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大可能的了。中國大陸有人認爲這是政治鬥爭,是新一代領導人權力整合。如果被抓起來的人都是清清白白,自然難脫政爭嫌疑,但被調查的每一個人都是犯行累累。如此認爲是倒因爲果了。只能說「你懂的」上樑不正下樑歪,自己在用不當利益和權力在結黨營私嚴重性系統性。也凸顯中共能夠擒下「虎王」才能夠讓那些被其長期保護的小老虎就擒。之所以相當長時間用「你懂的」代稱,實在是該人既做過部門首長,又做過封疆大吏,更是主持政法工作多年。如果其沒有違規固然應該調查清楚,還其清白;即便已經掌握到一定事實,則更要謹慎從事:從其已經暴露的黨羽和利益相關者入手,是防止更大動盪的萬全之策。從「你懂的」到「周永康」,與薄熙來當初被立案查處相比,連「同志」一詞都不屑再帶,可見是反腐調查的取證和相關準備已經做得足夠。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是已經經過相當深入系統的調查之後,再行公佈的、深思熟慮的對其犯行有相當篤定的判斷的措辭。正是因爲涉及到的層級之高,調查就要系統、嚴謹和策略。「你懂的」就成了不得不必須面對時候最能夠讓大家接受和心領神會的代名詞了。從「你懂的」到「周永康」一個稱呼的轉變,期間經歷了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鬥智鬥勇和驚濤駭浪;彰顯了中共反腐的決心和勇氣;更講究方法、策略和對整個大局影響通盤考量

「你懂的」是中國大陸現行政治、新聞和反腐體制下獨特現象,而從「你懂的」到「周永康」其過程可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作者畢殿龍,河南資深評論員,臺海評論家,以寫國際時事臺灣評論爲主。以上言論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