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腫瘤不開腹 手術沒外傷更快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醫師張安迪引進內視鏡黏膜下腫瘤切除手術。(馮惠宜攝)

大腸直腸癌連續12年高居國人癌症首位,在醫學技術不斷進步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最佳治療對策,但對於患者早期發現大型瘜肉或腫瘤,過去只能透過外科手術切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醫師張安迪指出,近年引進的內視鏡黏膜下腫瘤切除手術,透過大腸鏡接電刀就能將腫瘤完整剝離,優點是無體外傷口,術後恢復快,對早期癌的治療與手術可達相同效果。

張安迪指出,大腸癌已連續12年蟬連國人癌症首位,其實大腸癌非短時間就演變而成,通常是長期曝露在危險因子下,大腸上皮細胞開始增生,就產生腺瘤瘜肉,再經2到5年逐漸變大,最後演變成大腸癌。

隨着大腸癌篩檢的普及,近年愈來愈多患者是在癌前病變即被發現,對於1至2公分小型瘜肉可以在進行大腸鏡時一併切除,但對於大於2公分的大型腫瘤或有癌前病變疑慮的瘜肉,過去只能轉給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進行手術切除,近來隨着內視鏡的進步,現在可透過大腸鏡進行內視鏡黏膜下腫瘤切除手術進行切除,該院2年內已完成90多例,患者追蹤迄今都沒有癌變。

張安迪解釋,內視鏡黏膜下腫瘤切除手術是以大腸鏡搭配電刀,再透過電刀把特殊溶液打到黏膜下層,並利用電刀在黏膜下層逐步做剝離的動作,進一步將腫瘤切除下來。

與傳統手術相比,內視鏡黏膜下腫瘤切除手術,具有無體外傷口、術後恢復快及提升長期生活品質等優點,對於早期癌的治療與手術可達到一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