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雞蛋大腫瘤竟是「痛風石」 醫:受傷手術可能引起

骨科主治醫師洪豐建指出,患者的這顆「腫瘤」是痛風石。(圖/活力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提供,以下同)記者陳曼晴臺北報導一名年近六旬的男子,左手腕出現雞蛋大小的不明「腫瘤」,紅腫疼痛,因此前往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就醫,經診斷髮現,這顆「腫瘤」竟然是痛風石,且經過檢查與詢問病史後,醫師指出,其痛風原因可能和多年前手肌腱受傷時接受手術有關,也確定患者罹患高尿酸血癥,需要接受降尿酸治療。收治這名病患的骨科主治醫師洪豐建指出,患者自覺左手腕部的突出物是「腫瘤」而前來就醫,不但體積如雞蛋般大小,且會紅腫及疼痛,已影響生活工作,因此想拿消炎藥加以控制。但經過洪豐建發現,這顆其實是痛風石,因爲其手腕突出物的觸感石灰石般粗糙,是典型的尿酸石,壓下去還會輕微滑動,加上檢驗發現其尿酸值偏高達到8.5mg/d1,一般男性的尿酸值若超過7mg/d1即可被診斷爲高尿酸血癥。▼洪豐建表示,這顆痛風石的觸感如石灰石般粗糙,是典型的尿酸石。此外,這位患者的腎功能檢查也出現異常,患者還自訴近年來小解時常排出小結石,洪豐建表示,這顯示長期的高尿酸血癥不只讓尿酸鹽結晶沉積在其手關節,也結晶在腎臟,若不及早控制尿酸值在5mg/d1以下,除了破壞關節、也將破壞腎功能。洪豐建指出,痛風就是嘌林食物攝取過多,造成尿酸製造過多或尿酸排泄太少,產生高尿酸血癥,但高尿酸血癥只有10%病人會產生痛風,痛風患者又只有10%會出現痛風石。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癥,須經過很長的時間才第一次發作,單一的關節紅、腫、熱、痛發作後,有時又會自然緩解,如果患者沒有警覺接受進一步治療及抽血檢查,很容易忽略。以這起病例而言,洪豐建表示,平時沒有暴飲暴食的習慣,加上是在手腕,而非痛風最常發作的腳大拇趾第一關節,也沒有急性痛風椎心刺骨的疼痛,因此未能警覺做進一步確診。從患者病史來看,這顆痛風石很可能是手肌腱受傷接受手術引起,因爲除高尿酸血癥之外,包括創傷及手術亦爲痛風發作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