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鮮@新發展理念丨成都向東背後“三字經”

遠眺天府國際機場,近瞰翡翠般三岔湖,登臨丹景臺,造訪的人們無不感慨,成都從錦江時代走向了龍泉山時代。

在成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丹景臺所在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成爲成都綠心,城市發展格局由“兩山夾一城”變爲“一山連兩翼”。6月初,“大國小鮮@新發展理念”網絡主題採訪團,訪東部新區,究千年新變

記者觀察到,成都正加快東進步伐,其中不能不提三個關鍵字

第一個關鍵字是“心”――“城市綠心”,開啓城市發展新局

成都市中心向東驅車一個多小時,即來到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景區藍天白雲,青山巍巍,素有“城市之眼”之稱的橙色丹景臺格外醒目。

據介紹,丹景臺景區位於高新區和東部新區交界處,核心區面積約955畝,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第一個先導性示範性、引領性項目。現區域內森林覆蓋率達到85.7%。

丹景臺被市民譽爲“城市之眼”,一是因爲從高空俯瞰,丹景臺像一隻眼睛,中間還鑲嵌太陽神鳥圖案;二是在這裡登高望遠,可遠眺東進熱土,俯瞰城市美景。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成都自古就是天府之國的心臟,是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城址城名千年未變。

西有龍門山,東有龍泉山,成都發展主陣地一直集中在龍泉山西側。而隨着近年來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的急劇增多,成都中心城區已呈現出交通擁堵、環境改善壓力大等“大城市病”。而破解之策,就是“東進”:發展跨越龍泉山,從“兩山夾一城”變爲“一山連兩翼”。

着眼延續千年立城的歷史格局,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時代要求,成都第十三次黨代會時,提出“東進”的空間發展戰略,構建“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正式由原來的生態屏障提升爲城市綠心。而成都東部新區作爲一個重要戰略支點,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承擔着以點連軸促進成都重慶相向發展的歷史使命

今年6月底,天府國際機場即將迎來首航,成都“東進”藍圖迎來歷史性時刻。

第二個關鍵字是“育”――人的教育,關係未來高質量發展。

位於成都東部新區賈家街道的新希望種子樂園,是一家以種子爲主題的“自然教育成長樂園”,吸引着成都衆多親子家庭的目光。

這是聚焦自然教育的主題樂園

小時?大食堂、上世紀老物件、多彩農田、動物明星小鎮……佔地面積400畝的新希望種子樂園,首創“自然教育+樂園模式”。在這裡,“通過做植物蠟染、認識蔬菜、辨認昆蟲等多種趣味活動,樹立孩子正確三觀、培養孩子綜合素養,倡導親子家庭高品質陪伴。”四川東進新希望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柯表示。

培育新農人,助力鄉村振興。

“這個樂園是新希望集團響應城市東進的號召,在東部新區第一個落地實施的文旅項目。”張勇柯表示,同時它也是鄉村振興的一個樣板和示範。

據悉,新希望種子樂園構建了“輸血惠農、造血惠農、活血惠農”三步走的鄉村振興模式。建成至今,創造了1000餘個就業崗位,700餘位當地村民參與園區整體建設及運營,農戶年均增收4萬元,同時培育了100餘位新農人。

“新希望集團還計劃加大‘綠領’(即新農人)培訓,讓現有農業從業人員的技術能力能大幅提升,從而助力鄉村振興。”張勇柯告訴記者。

據悉,成都東部新區的產業地圖上,還有更多的頭部項目在落地、匯聚。

第三個關鍵字是“醫”――未來醫學城,將成世界級前沿醫療轉化創新高地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在東部新區規劃建設成都健康醫學中心(未來醫學城)。

據成都醫療健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規劃技術部副主任朱冠至介紹,2021年,未來醫學城開始啓動片區的大規模建設,集中於建設市政道路、居住、教育的一些配套設施,以及核心產業華西醫院集羣的建設。

未來醫學城規範範圍內首期建設1平方公里作爲核心起步區,聯合四川大學推進建設綜合性醫院、醫學院和研究院;聯合成都中醫藥大學建設國際中醫藥健康谷;聯合日本神戶醫療產業推進機構建設中日先進醫療示範區

未來醫學城推動轉化醫學和以醫療裝備爲支柱的產業集羣發展,專注發展轉化研發、創新孵化、國際交流藥械產業,力爭五年內成爲全國領先的國際醫療標杆,十年內成爲亞洲醫藥器械技術突破極核,十五年內建成世界級前沿醫療轉化創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