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溪水岸廊帶 人行吊橋、景觀共融公園開工動土

市府水務局預計大溪中莊地區辦理「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計劃」,施作共融公園生態走廊,並串聯中新裡月眉裡,打造自行車人行吊橋,縫合遊客鐵馬觀光動線,今日正式開工動土黃婉婷攝)

「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計劃」由水務局提出,規畫將中莊調整池與中莊二期周邊土地整合發展營造3100公頃的水岸空間。圖爲中莊調整池。(黃婉婷攝)

爲營造桃園市大溪區大漢溪的水岸廊帶,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斥資3.5億元辦理「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計劃」,於中莊景觀土丘規畫共融遊戲場覆育原有生態植相,同時縫合中莊調整池及山豬生態園區,施作自行車人行吊橋,串聯區域鐵馬路網,供民衆探索大漢溪流域之美。

「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計劃」由水務局提出,規畫將中莊調整池與中莊二期周邊土地整合發展,營造3100公頃的水岸空間,計劃獲得經濟部水利署補助2.45億,地方則負擔1.05億,預計施作2項主要工程,分別爲「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工程」及「大漢溪跨河休憩路廊銜接工程」,兩者將在2021年、2022年陸續完工。

景觀工程部分面積約爲40公頃,地點選在中莊二期基地內。水務局指出,市府將以低衝擊開發的方式結合景觀土丘地形,規畫共融式遊戲場,綠化策略則以覆育原有植披、種植水生植物打造溼地環境爲主;另設置親水生態步道,滿足民衆休憩需求,未來可作爲中莊地區的環境教育場所

另外,由於大溪中新裡、月眉裡長年受大漢溪阻隔,水務局規畫於中莊調整池與山豬湖生態園區間,興建長419公尺、寬2.5公尺的自行車人行吊橋,滿足地方民衆的往來需求,並且縫合遊客的鐵馬觀光動線,未來民衆可從大漢溪左岸的景觀土丘出發,藉由吊橋前往右岸山豬湖生態園區、大溪老街,形成2公里長的休閒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