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合作的蛇 別做自殺的刺蝟

臺灣經營之神」、前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中新社資料照片

中美臺複雜的三角關係裡面,中美對抗形勢就算拜登當選也還會持續下去;臺灣一定要趨吉避凶,寧願當「合作的蛇」,也不要當「自殺的刺蝟」。

「合作的蛇」是國學大師南懷瑾和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集體智慧」。

王永慶聽人轉述南懷瑾的「大蛇小蛇馬路故事:有一條黑大蛇、一條金小蛇都要過馬路,但車水馬龍,黑大蛇見紅燈不敢過,綠燈又不能過,猶豫不決之際,金小蛇提議:「不然,你讓我在你頭上,我們昂頭吐信人們會驚奇以爲是東海龍王太子出巡,車輛行人都會讓路。」大蛇同意了,小蛇就站在大蛇頭上,一起大搖大擺順利過了馬路,小蛇隨即跳下大蛇的頭,就要告別。

但王永慶聽後即言道:「大蛇、小蛇不要分離也可以呀!」這個故事是在比喻兩岸可以改變思維,共同合作、共創雙贏

川普政府17日派出國務次卿訪臺,同時釋放出進一步軍售臺灣的訊息,說要讓臺灣像「刺蝟」般難攻(即刺蝟戰術)。但我們有沒有想過:蛇若吞了刺蝟(臺灣),刺蝟也會死?

事實上,若兩岸發生衝突美國最近做的一份民調顯示,只有35%美國民衆贊成援助臺灣;可想而知,臺灣若選擇當美國人的「刺蝟」,「白死」的可能性很大。

但若換個角度,臺灣跟大陸合作,那就像小蛇跟大蛇過馬路,兩岸好,臺灣更好。臺灣「經營之神」的「合作的蛇」論,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