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四選三農民慌手腳 彰縣府鼓勵轉作硬質玉米

彰化縣長王惠美8日到裕豐產碾米工廠參觀,宣佈轉作硬質玉米,每公頃加碼補助1萬元。(彰化縣政府提供/吳敏菁彰化傳真)

彰化縣長王惠美8日到裕豐產碾米工廠參觀,宣佈轉作硬質玉米,每公頃加碼補助1萬元。(彰化縣政府提供/吳敏菁彰化傳真)

彰化縣長王惠美8日到裕豐產碾米工廠參觀,宣佈轉作硬質玉米,每公頃加碼補助1萬元。(彰化縣政府提供/吳敏菁彰化傳真)

彰化縣長王惠美8日到裕豐產碾米工廠參觀,宣佈轉作硬質玉米,每公頃加碼補助1萬元。(彰化縣政府提供/吳敏菁彰化傳真)

近年來因稻米生產過剩,公糧收購價格高於市價,農委會去年起推動新政策,兩年四期稻作,公糧只收購三期,一些老農靠政府公糧收購,維持基本生計,不免慌了手腳。政府鼓勵農友轉作硬質玉米,農糧署提供契作獎勵金每公頃6萬元,彰化縣也是畜牧大縣,彰化縣政府特別提撥1500萬元,每公頃再加碼補貼1萬元,提供彰化在地農民優良的飼料以及較爲低廉的飼料價格。

彰化縣長王惠美指出,農委會自2021年開始實施「稻作四選三」政策,如果沒有其中一期作雜糧、硬質玉米或休耕,無法繳交公糧,對農民造成很大的影響。彰化縣約有5000公頃必須進行轉作或休耕,希望鄉親能配合政府政策轉作雜糧或種植硬質玉米,特別再加碼每公頃多補助1萬元。

農業處表示,彰化縣硬質玉米種植去年只有70幾公頃,今年增加爲345公頃,因應「稻作四選三」政策,預計推廣栽種面積至1500公頃。因爲農委會自2021年開始實施「稻作四選三」政策,兩年內4個期作必須有1個期作辦理休耕或轉作,如果沒有配合稻作四選三政策,將無法繳交公糧。無法繳交公糧的情況下,只能被迫將稻榖賣給糧商,而糧商收購價通常低於公糧收購價,收入減少,政策影響農民權益與生活。

彰縣府也建議「稻作四選三」政策,面對數千位不知抉擇的老農,應該要有緩衝期與輔導期,配套政策及宣導說明更應該周全。應該再延後一段時間緩衝,讓農民可以瞭解政策並做好準備,以減少衝擊與損失。

二林鎮農會總幹事邱士平指出,彰化縣每公頃再加碼多補助1萬元,使農會向農民推廣休耕轉作玉米時有較高的接受度,同時彰化也是畜牧大縣,透過媒合契作,農民意願會更高。

由於硬質玉米栽種和稻作大不同,彰化縣目前只有二林鎮裕豐產碾米工廠有2臺玉米採收機,因應未來種植面積會持續增加,再投入採購1臺硬質玉米採收機,縣內有3臺,收割能量很充足,可幫助農民於玉米田採收當下立即脫粒爲玉米粒,再送至乾燥廠乾燥,乾燥後存放,等待中央畜產會進行標購,再逕送至飼料廠。

今天縣長王惠美特別到裕豐產碾米工廠參觀,父子洪國欽、洪兆辰介紹硬質玉米生產採收流程,指出採收機,可幫助農民於玉米田採收當下立即脫粒爲玉米粒,再送至乾燥廠乾燥,乾燥後存放,等待中央畜產會進行標購,再逕送至飼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