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科學家懷疑美軍方研發生物武器 違反國際公約

德國法國大學科學家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稱美國軍方利用昆蟲傳播基因修改病毒計劃可能違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天報導,「昆蟲盟國」計劃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 負責,實驗官方任務是透過昆蟲傳播的病毒進行植物染色體編輯。這篇研究報告作者注意到,實施該計劃可能對環境產生深遠的生物、經濟社會後果,懷疑該項目能爲美國農業帶來實際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以來,美國已經爲該計劃投入了2700萬美元。俄羅斯武裝力量防核生化部隊司令基裡洛夫表示,在喬治亞盧加爾實驗室工作的美國科學家以治療的名義當地居民進行了有毒化學物質測試

俄新社9月15日報導稱,經過俄方的努力調查,美國一家生物研究中心前任高階主管爆料了一個大機密,稱美國已經研製了很多生物武器,這些武器不亞於當年日本使用細菌戰的生物武器,具有非常大的殺傷力

《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禁止發展生產儲存細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銷燬此種武器公約》)於1975年3月生效,截至2017年2月共有178個締約國,美國是締約國之一。

該公約共15條,內容包括:締約國在任何情況下不發展、不生產、不儲存、不取得除和平用途外的微生物製劑、毒素及其武器;也不協助、鼓勵或引導他國取得這類製劑、毒素及其武器;締約國在公約生效後9個月內銷燬一切這類製劑、毒素及其武器;締約國可向聯合國安理會控訴其他國家違反該公約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