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來臺必做101件事」首位的私廚 饞意與飽意決鬥

陣子引起話題的日本雜誌《BRUTUS》臺灣特輯,除了封面的論戰,更令老饕們在意的是翻開第一個跨頁,低調的「J&J Private Kitchen 私人廚房」居然登上了「來臺必做101件事」的首位名單,「這下更難訂了....」熟客哀號

圖文/鏡週刊

推開「J&J Private Kitchen 私人廚房」的門之前,你得先確定胃袋空虛才行,因爲這是場飽意與饞意拉鋸的馬拉松。十道美食拳拳到肉,已有飽意,菜一上桌又被香氣勾引,舉箸不定。才吃第二道,就看到賓客偷瞄菜單小黑板,數着自己的胃容量來配速,老闆兼主廚張濬榕(Jerry)像個溫暖的主人,笑說:「吃不完儘量打包,但來我這兒一定要吃飽。」

張濬榕本業爲建築師,生在一個懂吃的家庭,養得他天生嘴刁,家中的男人尤其擅長做菜,「從小吃鰻魚飯,就是我父親自己殺魚、料理的。」巧的是,他的烹飪之路也始於另一個男人:兒子Jimmy。

從做副食品,到拉拔大了每天的晚餐,爲了兒子,張濬榕即使事業繁忙,依然堅持每天先回家做晚飯,再出門應酬。五十歲時,他決定送自己一份退休禮物,「有人可能買保時捷,但我就想要個設備完善的廚房,有個空間可以和朋友一起做菜、聚聚。」他笑說,沒想到幾百萬打造的私人廚房,如今成爲一位難求的人氣餐廳

張濬榕做菜無疆界、憑直覺,從小家裡吃的是傳統臺菜,但靈敏的味覺讓他記住各類美食的精華。因此J&J的菜單有布袋雞、戰斧牛排還有鰻魚飯,中、西、日大彙集,天馬行空地像蜜蜂採集般東取西湊,將菜式拼貼成繁花似錦的萬花筒

一道「鴨肝蚵仔酥滷肉飯」,他取豬前腿皮與後頸肉做滷肉,「一般用的肉臊以五花肉居多,我用帶筋帶油的鬆阪(後頸)肉,可以保持形狀,也不會柴。」滷汁則以豚骨白湯爲底,結合黑豆醬油和自然發酵的無糖醬油調成,膠質滿點更能扒住白飯。「重點是現磨的白胡椒粉,能夠提升滷肉飯的香氣。」光這樣還不夠,他搬出蚵仔酥來提鮮,又煎了肥鴨肝,讓甜腴的口感補了層次,最後擱上一顆半熟蛋,噴香滷汁與蛋汁流淌,根本犯罪!

而被許多美食家盛讚爲「臺北最棒鰻魚飯」的鰻魚,不是日本慣常使用的青口鰻,「我想做出一道屬於臺灣口味的鰻魚飯。」張濬榕說,因此他選用一尾2斤重的臺灣黑鰻。黑鰻皮厚,飽含膠質,他使用西班牙的Josper烤箱,5、600度的直火讓表皮炭香十足,最費工部份就是拔刺,先白烤,剪掉背部和腹下的刺,再泡到清酒中蒸過,繼續拔刺,細膩的手工,讓先蒸後烤的鰻魚焦香鬆厚,綿裡沒藏針。醬汁澆上白飯配上蛋絲,馥郁溫軟,很撫慰人心的一道菜。

耗時3天的「特製豬腳」是來洗味蕾的,並非因爲它淡,而是一上桌就讓人忘了剛剛自己吃多飽。先用金華火腿家鄉肉引出鮮鹹,以臘肉添加煙燻味,煨進骨子裡的豬腳透嫰黏腴,又泛隱約陳紹酒香,滋味立體高雅。

J&J名聲遠播,甚至吸引日本知名媒體來採訪,張濬榕苦笑說,怎麼退休生活的壓力比以前還大?正在等當兵的兒子現也在餐廳裡負責烤臺,承襲老爸天份,掌握爐火功力已上手。看來,這一張長桌,還得繼續熱鬧下去。

更多鏡週刊報導性情繫臺南酒館 不乖就封殺小公寓裡用愛烹調 夫妻廚房泯恩仇私廚鐵板燒 亮點藏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