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問:孩子爲什麼不喜歡學英語?

人的學習動機可以分爲三種:一種是爲了生存,比如我的兒子英國,在英國學校裡要喝水、吃飯、上廁所,還要和夥伴交流,所以他特別想學好英語;一種是爲了功利,比如想考個高分,上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拿個證書;一種是出於興趣,內在的動力。想想孩子們,首先他們沒有生存動機,因爲不會英語影響不到他們生存;其次他們也不可能有功利動機,因爲太小,想不到那些;那麼只剩下興趣動機了,如果英語學習毫無興趣可言,孩子怎麼可能願意學習?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這樣纔可能讓學習發生。

語言學習有“情感過濾”之說,就是說這個學習過程首先要過孩子“情感”(比如學習興趣高、動力足,性格開放、自信,學習時的精神狀態放鬆而非焦慮)這一關。如果沒有“情感”,無論我們的輸入量有多大,都會被過濾掉,學了半天等於沒學,或者學得很少。因此,孩子的英語學習,尤其在啓蒙階段,興趣是第一要素,我們要在這上面下足工夫,而不是操心他們到底學會了沒有。

同是大學英語老師朋友有些煩惱,她兒子才4歲,就已經開始對英語學習反感了。我問她:“你怎麼知道兒子不喜歡?”她說:“每當要學英語的時候,兒子就找出各種理由幹別的。”我又問她:“你是怎麼讓兒子學英語的?”她說:“每天晚上到固定的時間,我就對兒子說‘時間到了,拿凳子過來坐在媽媽這裡,咱們該學英語了。’”原來是這樣!一個4歲的孩子,如何消受得了這樣的“教育”呢?

另外一位同事女兒5歲,她一直堅持給孩子做英語閱讀。但孩子也有煩的時候,一聽要閱讀,嘆口氣說:“唉,又要學英語了!”同事問:“你不想知道故事裡的這家人又有什麼好玩的事嗎?我可想知道。”這麼一說,女兒來了興致,和媽媽一起去探索了。

來源:《英語,孩子這樣學》 作者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