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劑量電腦斷層恐造成過度診斷治療 衛福部:相關指引擬定中

衛福部長石崇良。(李柏澔攝)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較傳統電腦斷層(CT)可於早期更有效發現肺癌,但專家擔憂,若放寬「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打或使用管理辦法」讓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下放診所層級,恐讓民衆過度診斷治療,而非過去高風險族羣才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首先將訂出相關指引,現階段仍在和肺癌學會放射醫學會共同擬定。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以肺癌防治來說,預防、診斷、治療三者不能偏廢,死亡率雖然可以在早期診斷降低一些,但只限於高風險族羣,低劑量電腦斷層數量並不會減少肺癌發生率,應該從戒菸環境政策纔是降低肺癌發生率的方法

目前肺炎高風險族羣有二,一是每天抽15包以上的重度吸菸者,再來是家族2等親內有肺癌家族史對象,因爲臺灣很多肺癌患者本身沒有吸菸史,所以纔會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石崇良說,由於低劑量電腦斷層並不是常規健檢,有專家擔憂若是下放診所恐造成過度診斷、過度治療、輻射量會一直累積,若照出來對結果不敢確定就要開刀並追蹤,對民衆身心理都會造成壓力

爲讓特定醫療資源用在特定地方,首先要建立相關指引,讓第一線醫師清楚,也讓民衆有初步認識;第二步要先經過醫師諮詢衛教,不造成病人恐慌及過早動手術;最後就是評估電腦斷層供應是否足夠,即使電腦斷層充裕的都會區也有排隊問題,若出現僞陽性,後續追蹤一定會排擠到醫療資源,分流必須做,也必須倡導。

石崇良說,開放診所設置電腦斷層部份,醫療資源不足的地方將優先考量,使用規範與要求將會比照醫院,而資源更爲不足的地區連診所都沒有的話,將考慮搭配巡迴醫療方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