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眼中的白月光,比甄嬛還像大女主

人人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

後宮裡的女人,能善始善終,已屬大幸,而活成帝王心中的白月光,基本是可以封神的存在了。

歷代帝王中,漢武帝薄情寡恩是出了名的,他寵幸過的女人基本沒一個好下場。

青梅竹馬許諾金屋藏嬌陳阿嬌被棄置長門宮鬱鬱而終;

風光無限一門榮寵衛子夫被逼自殺,連她生的兒女也不放過;

充滿傳奇色彩的鉤弋夫人更是因爲“帝少母壯”的殘忍理由成了江山社稷的犧牲品。

然而,唯有一個女人,活着的時候,受盡恩寵,死後還讓漢武帝一直念念不忘。

她就是李夫人,風華絕代,翩若驚鴻。

除了長得漂亮,有才藝,李夫人的清醒和自知,纔是她手裡最大的王牌。

李夫人的出場是經過華麗包裝的,是一場蓄謀已久的精心策劃

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因精通音律,深受漢武帝喜愛。

一次宴會,李延年唱了一首自己新作的《佳人曲》: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傾國,佳人難再得。

漢武帝聽完後,高興之餘又悵然若失,世間真有如此傾國傾城的美人,該上哪尋覓呢?

就在這時,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笑意盈盈地推薦,這樣的佳人,不是別人,正是李延年的妹妹。

就這樣,李夫人走進了漢武帝的世界。

平陽公主就是向漢武帝推薦衛子夫的那一位,此時,漢武帝的身邊,衛子夫年老色衰寵妃王夫人不幸仙逝,偌大的後宮急需新鮮嬌媚的容顏來填補。

李夫人的出現恰逢其時。漢武帝一見李夫人,立馬驚爲天人,再加上李夫人歌聲曼妙,舞姿輕盈,有如仙女下凡,很快成了未央宮的新寵。

李夫人有多受寵呢?

歷史上有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漢武帝去了李夫人宮裡,忽然,頭有點癢,就摘下李夫人頭上的玉簪來騷癢。此事傳開後,宮人們紛紛效仿,頭戴玉簪,以期能得到漢武帝的青睞,以至於當時京城的玉價都翻了好幾倍。

“玉搔頭”的典故由此而來。

漢武帝此舉雖小,卻顯示出對李夫人的親暱和嬌寵,他們之間不像一般的帝王和嬪妃,滿是客套和禮儀,倒像是一對尋常的恩愛夫妻

李夫人雖然備受恩寵,但她從不恃寵而驕。她做人沉穩,行事低調,對皇后禮敬有加,和後宮嬪妃相處和睦。

李夫人歌姬出身,比出身寒微的衛子夫還要不如。

盛寵之下,她沒有忘乎所以,囂張跋扈,而是一直保持清醒的頭腦,恪守本分,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清楚自己的處境和需求,在波譎雲詭的後宮走得平穩又順暢。

足夠清醒的女人,才能活得漂亮。

隨着李夫人的受寵,李氏一門也飛黃騰達。她的哥哥李延年和李季先後被加封,另一位哥哥,李廣利還被封爲貳師將軍,多次帶兵討伐匈奴。

李家一時風頭無兩,堪比前些年得寵的衛子夫家族。

可惜,自古紅顏多薄命

李夫人自幼體弱,生下兒子後,因生產耗了太多體力,沒過多久,就臥牀不起。

李夫人病重期間,漢武帝時常親自去探望她,但李夫人總是用被子矇住頭,不讓漢武帝見面

蒙着被子,李夫人把兒子和兄弟託付給漢武帝,請求漢武帝厚待他們。漢武帝許諾,只要能見上一面,就可以賞賜千金,授予她的兄弟尊貴的官職。

李夫人還是堅持不肯見面,她說,授不授尊官都在於陛下,不在於見妾一面。

漢武帝再三要求看一眼,李夫人就是不答應,後來,她索性轉過臉去流淚嘆息,不再說話,漢武帝很不高興地離開了。

李夫人的姐妹們聽說這件事,都責備她爲什麼不和皇帝見上一面,當面託付兄弟和兒子,現在惹得皇帝生氣,不是更糟。

李夫人說了一段流傳千古的話。

她說:

我之所以不想見皇上,正是想將兄弟的事託付給他。我出身寒微,因爲容貌美好獲得寵愛。

大凡以色事人,色衰則愛弛,愛弛則恩絕。

皇上之所以還能念念不忘來看我,正因爲我美好的容貌,如今我病入膏肓,容貌衰敗,若現在讓他見到,一定會心嫌惡,避之不及,又怎會在我死後善待我的親人呢?

不得不說,李夫人真是人間清醒。

從一開始,她就知道自己接近漢武帝,就是別人手裡謀取利益的一個棋子;從一開始,她就知道漢武帝喜歡自己不是出於什麼真情,而是因爲自己貌美。

所以,從始至終,她只謀寵,不謀愛,只謀利益,不謀情感

相對於一些女人,爭風吃醋,妄想皇帝對自己癡情專一;

相對於一些女人,野心勃勃,一受寵就想入非非,李夫人的生存之道就高明很多。

有分寸,拎得清,纔是李夫人最大的魅力

李夫人去世後,漢武帝對她思念不已,空蕩蕩的宮殿內,再也聽不到李夫人婉轉的歌聲,看不到李夫人窈窕的身影

爲了排遣對李夫人的思念,他讓畫師畫了一張李夫人的畫像,掛在甘泉宮,日夜觀望。

爲了夢到李夫人,一睹她的芳容,漢武帝甚至揣上東方朔獻的“夢草”,當天晚上果然夢見了李夫人。人們將這種草叫作“懷夢草”。

據說,有一天,漢武帝到上林苑遊玩,時值秋日,秋風蕭瑟,落葉翻飛,漢武帝情不自禁地想念起李夫人來。

涼室休息時,睡意朦朧中,似乎看到李夫人走了進來,贈武帝蘅蕪香

醒來後,枕畔席間確實飄着一縷幽香,漢武帝因此改延涼室名爲“遺芳夢室”。

情到深處的漢武帝還寫下一首《落葉哀蟬曲》寄託哀思:

羅袂兮無聲,玉墀塵生

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於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餘心之未寧?

那個美好的你已然不在,讓我如何心安? 冷酷絕情的漢武帝竟寫出如此情意婉轉的詩,也實在是難得。

更有意思的是,《落葉哀蟬曲》被美國著名詩人龐德改譯成《劉徹》,《劉徹》一詩還被稱爲美國詩史上的傑作。

後來,漢武帝對李夫人的思念日益加深,便找來方士設壇做法,爲李夫人招魂。

在方士的一番操作下,燭光搖曳中,幽幽帷帳內隱約見一身影翩然而至,身姿動作簡直與李夫人一模一樣,漢武帝正要上前,那身影卻又飄然離去。

漢武帝黯然神傷,他悽然地說: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漢武帝還專門寫了一篇悼文——《悼李夫人賦》:

美連娟以修嫭兮,命樔絕而不長。飾新官以延貯兮,泯不歸乎故鄉……嗚呼哀哉,想魂靈兮。寫得情真意切,催人淚下。世人都感動於漢武帝用情至深。

其實,與其說是漢武帝一往情深,不如說是李夫人清醒自知。

她把自己最美的模樣,留給了漢武帝,以至於她死後多年,漢武帝一直對她念念不忘。

不知道漢武帝看到她病中憔悴,醜陋難堪的模樣,還會不會對她這般思念。

圖片她的一生,從得寵到結局,似乎都穩穩地把握在自己手中,不曾狼狽不堪,不曾跌落塵埃。

女人是情感動物,最容易在感情中迷失自己。

然而唯有清醒理智的女人,才能掌控人生方向,活得更高級。

故事的最後,李夫人的兄弟們因爲太過作死,被漢武帝誅族,並沒有因爲李夫人的臨終所託而網開一面,但僅僅憑着“傾國傾城”“姍姍來遲”這些讓人無限遐想的詞語,李夫人也稱得上一代奇女子

她最大的魅力在於在愛的洪流中,懂得有所爲,有所不爲,不破原則不觸底線,從來不曾迷失自己。

生活中,很多女人在感情裡付出所有真心,最後被無情辜負,傷得體無完膚,李夫人的一生還是幸運的。

活得清醒的女人,永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明白自己爲什麼而活,生活中有方向,感情中拎得清,一步一步活成最好的自己。

蒲柏說:“我們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上,理智是羅盤,感情是大風。”

作爲女人,只有當你一路清醒,才能更好地駕馭生活,過自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