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籲漲菸稅 讓政府可統籌運用

臺灣煙品健康福利捐每包廿元,已凍漲十五年,國健署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煙捐、煙稅應占煙品售價七成五,而臺灣目前僅爲五成四,仍有不小調整空間,已預定下半年召開專家會議討論煙捐調漲。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長羅素英表示,去年菸害防制法新修,擴大禁菸年齡、擴大警示圖文,增加禁菸場所。至於煙捐調漲部分,每二年開會研議,將於下半年舉辦,邀請財政、經濟、公共衛生及相關領域學者專家,討論菸害相關疾病、煙品消費量與吸菸率、煙捐佔比、國民所得及物價指數、其他影響煙品價格及菸害防制等五項議題。

我國於民國九十一年開徵煙捐,當時每包十元,迄今僅調整二次,九十五年調高五元,九十八年再調高五元,維持廿元至今均未漲,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建議,煙捐及煙稅必須雙漲,提高整體煙品價格,纔能有效降低吸菸率。

林清麗表示,以價制量是最好的菸害防制手段,可降低民衆吸菸的意願,並提高青少年吸菸門檻,澳洲一包煙近臺幣千元,香港煙價達四百多元,反觀臺灣煙價明顯過低。

林清麗說,我國菸害防制法於民國八十六年上路,當時平均煙價與香港差不多,但今年香港煙稅從港幣五十元漲至六十六元,市售一包香菸約需港幣一○二元,煙稅佔了近六成五;相較之下,臺灣煙稅僅卅一點八元,加上煙捐廿元,僅佔五成多。至於澳洲連續十一年漲煙稅,讓成人吸菸率降至一成以下。

林清麗贊成煙捐、煙稅雙漲,但重點應在煙稅,她表示,世界各國調漲的都是煙稅,所得稅金交由政府統籌運用,可以用於醫療、教育、國防或長照,煙捐依法只能用在指定用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