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上演終極賣身大戲?收到1380億元收購要約

近年來,全球芯片領域競爭不斷加劇,新玩家積蓄實力的同時,一些老牌芯片巨頭處境不佳,日本知名半導體廠商東芝(TOSHIBA)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近日,全球私募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提議以超過2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東芝並令其退市。消息一出,東芝股價急劇上漲。

(圖片來源:日本產經新聞

要約報價超210億美元

在收購報價中,CVC有意給予東芝30%的溢價,從而收購該公司。4月6日,東芝的收盤價爲每股3830日元,CVC給出的報價是每股5000日元左右,基於此,這筆交易總額將達到2.3萬億日元(合1380億元人民幣)。如此大的規模在日本的企業併購史上是相當少見的,而作爲日本最知名的企業之一,東芝或退出公開市場的情況也是極爲罕見。

東芝社長兼首席執行官車谷暢昭在4月7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收到收購要約是事實。接下來將在董事會上討論。”東芝方面也發表公告稱:“由於昨天剛收到初期要約,今後將要求對方提供具體信息並謹慎探討。”在承認收到收購要約後,東芝的股價在4月7日迅速上漲至每股4530日元,4月8日收盤價爲4510日元。

從東芝的表態來看,其並不排斥CVC的收購要約。不過,東芝不僅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廠商之一,還是綜合電機制造商,亦是日本的核電巨頭,是該國爲數不多的掌握相關科技的企業。日本政府官員拒絕就東芝交易談判發表評論,但表示任何外國公司的收購都需要相關批准。根據2020年修訂後實施的《外匯法》,擁有核能業務的東芝成爲重點審查對象,日本經濟產業省財務省將展開事前審查。

據瞭解,CVC將與東芝的管理團隊討論相關條款,後者將考慮該提議是否有利於其股東,然後再做出決定。CVC有意與東芝管理層和日本政府方面協商後,再進行TOB(公開要約收購)。鑑於規模較大,CVC還考慮邀請其他投資人共同參與對東芝的收購。

加碼車用半導體領域

爲何東芝並不排斥被收購?這與東芝近年來的發展現狀是分不開的。

作爲日本“百年老店”,東芝創立於1875年,從一家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爲主體的企業轉型爲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20世紀90年代,東芝成功轉型成爲IT先鋒,之後多年一直是世界排名前5的半導體廠商。尤其是2000年,東芝半導體的銷售額僅次於英特爾,位居世界第二位。

東芝經歷了輝煌,卻難以抵抗之後市場的巨大競爭。在過去幾年裡,東芝經歷了一系列醜聞和嚴重虧損。爲了緩解財務壓力,東芝不斷瘦身圖像傳感器業務賣給索尼,醫療設備部門賣給佳能,白色家電業務80%的股份賣給美的,電視業務子公司95%的股份賣給海信,閃存芯片業務賣給貝恩資本,就連引以爲傲的個人電腦業務也賣給了夏普。在試圖扭轉局面的進程中,東芝經常與激進投資者發生衝突

汽車領域業務方面,自2020年下半年蔓延至今的“缺芯”問題讓東芝看到了機會。今年3月,日本媒體報道稱,爲向電動汽車供貨,東芝將投資約2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在其主力工廠石川縣加賀廠引進大批功率半導體生產設備,將該廠的功率半導體產能提高20%。據瞭解,功率半導體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而該廠這方面的訂單量尤其大,工廠面積一再擴大。

另外,東芝計劃在加賀廠建立新生產線,預計2024年3月底前開始運營。東芝表示,隨着電動汽車市場的擴大,計劃到2023財年投資約800億日元,將功率半導體的整體產能提高30%,核心投資將用於引進新的生產設備。

對於CVC的收購提議,東芝方面頗爲認真。據日媒4月9日報道,東芝內部成立了一個以副社長豐原正恭爲首的研討小組,等待CVC給出詳細條款後再展開具體討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爲東芝社長的車谷暢昭曾在2017~2018年間擔任CVC日本公司董事長。日本業內分析認爲,若收購完成,東芝實現私有化,可以避免與一些股東的對立,提升經營決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