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馬鈴薯成名之路」參與式活動 行銷雲林優質馬鈴薯

雲林縣斗南鎮公所舉辦「斗南馬鈴薯成名之路」活動,小朋友跳「馬鈴薯快快長大舞」希望馬鈴薯順利成長。(張朝欣攝)

雲林縣斗南鎮公所舉辦「斗南馬鈴薯成名之路」活動,小朋友與社區民衆一起種馬鈴薯。(張朝欣攝)

雲林縣斗南鎮公所1日在斗南鎮新光馬鈴薯園舉辦「斗南參與式預算,馬鈴薯成名之路播種樂」活動,透過知識食農、生活食農、走讀食農到創新食農,宣傳斗南地區是全臺最大馬鈴薯產區,行銷最優質的雲林馬鈴薯,學童們在老師協助下將帶有芽眼的種薯切塊埋入土壤,相約100天后再回來採收。

斗南鎮公所爲體現公民審議精神,辦理2022年斗南鎮「社區共學、土地共好」參與式預算「公民審議培力工作坊」,邀請青農、社區民衆、青年學子集思共學,提出5個推廣斗南在地農特產方案,經新光社區民衆、文安國小師生投票遴選,選出「斗南馬鈴薯成名之路」方案。

新光社區民衆與文安國小師生1日在學校附近農田種植馬鈴薯,300餘人一起下田場面非常壯觀,最後大家一起跳着自編的「馬鈴薯快快長大舞」,希望馬鈴薯順利成長,並相約100天后、明年3月下旬再回來採收馬鈴薯。

斗南鎮長沈暉勳表示,感謝斗南鎮農會、新光社區、文安國小、雲科大協力合作,現場有馬鈴薯達人陳彥宇、王世憲講解馬鈴薯成長史,還有玄門真宗關聖帝君恩主護道會斗南分會贈送學生「精勤保庇箱」,以及世唯食品提供創意馬鈴薯麪包,讓活動充滿歡樂共學、溫馨感恩氛圍。

文安國小校長曾智豐說,學校定位爲馬鈴薯特色學校,因此安排本位課程「馬鈴薯成名之路課程的啓航」,在國小旁家長的農地種植馬鈴薯,學生就近觀察、照顧及採收,安全又方便。透過知識食農、生活食農、走讀食農到創新食農的課程運作,行銷農村社區的美好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