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青年認同躍升 國民黨推「參政七號角」搶攻青年族羣

陳冠安。(黃福其攝)

最近民調國民黨的青年支持度躍居各政黨第二,組發會青年部打鐵趁熱,本月起推出「中華民國派集結!參政號角計劃,從七個面向推動青年參政,包括到高雄臺南縣市開辦營隊工作坊募集青年,強化經營地方政治攻防能力,同時與黨中央研議提名機制、修改參選及募款法規,開拓藍營青年參戰2022年縣市議員選舉的機會。

青年部主任陳冠安指出,依據多家民調趨勢,去年11月起,各政黨在 20歲到29歲民衆支持度,國民黨與民進黨差距不但大幅縮減,且超車民衆黨,支持度排第二,顯示「民進黨青年支持率雪崩,國民黨躍居第二大青年黨。」

他指出,過往民調顯示綠營強於青年經營、藍營長於壯年支持,但年輕人絕非是哪黨的鐵板一塊,唯有透過議題政策努力,才能爭取到年輕人的心。青年部近半年來積極推動青年智庫、青年作夥沙龍、錄製 Podcast、籌備百年老店電商中心等,目的在促成國民黨與年輕世代交流,且在黨中央與黨公職半年多努力監督萊豬、防疫下,有逾3200 位青年入黨,是國民黨2019年低潮後難得的現象。

陳冠安表示,爲迴應年輕世代的期許,因此1月起推出「中華民國派集結!參政七號角」計劃:

第一號角-「民主紮根」:全國30場營隊、沙龍,對所有中華民國派青年敞開大門廣納所有對公共事務與改變國家未來的有志之士

第二號角-「青年做夥」:針對在營隊、沙龍表現優異學員,組成工作坊,針對國政與地方願景進行研習,凝聚地方青年,組成有議題攻防能力的青年團夥。

第三號角-「青力升級」:針對在工作坊表現優異的夥伴,協助新媒體經營與媒體曝光,並從其中海選優異者成爲青年部副主任,打造有戰力的藍營新KOL。

第四號角-「脫穎而出」:制定有助於黨內青年參選的制度規章,包括青年加權、席次N+1,甚至是參考民進黨的艱困選區挑戰制,提升青年挑戰初選的意願與成功率

第五號角-「青年後盾」:提出初選納入《政治獻金法》的法案,讓青年參選所有公職,都能在初選時徵募政治獻金,提升青年面對有資源之現任者的競爭性

第六號角-「王牌投手」:降低投票年齡,讓更多年輕世代可以擁有投票權,改變政治;並推動「通訊投票」的修法,讓漂流在望的百萬青年,即使礙於生活因素漂流在外,也能透過公民權行使,改變家鄉的政治生態

第七號角-「參政PLUS」:全面降低參選的年齡,打破過去年齡的硬性天花板,讓青年對高階公職也有想像力,從而總體降低臺灣政治人物的平均年齡,讓只有天空纔是青年參政的極限。

陳冠安說,黨中央很重視「參政七號角」,將先從六都分批舉辦「願景營」,各梯次約30人,從地方治理及在地議題吸引當地青年參加,讓願景營成爲地方青年幕僚共識平臺,強化橫向溝通交流,從打個人戰變成能打集體戰。

此外,實院本月20至22日將在高雄舉辦172期革命實踐講習班招訓60名中南部大專研究生,作爲政治幕僚。距革實院上次到高雄辦活動,已經五年,顯示國民黨已開始搶攻高雄青年族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