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有異物? 試試三妙招解決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

耳鼻喉科門診,常遇到耳朵異物前來就診的情況案例更是五花八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世鴻表示,若耳朵跑進異物,千萬別用棉花棒、掏耳棒手指試圖取出,可能對耳膜造成傷害。有三個簡單方法可參考,包括照光法、滴油法和耳朵進水排除法,若仍然無法有效排除,建議儘快到耳鼻喉科尋求專業協助。

▲耳朵有異物? 試試三妙招解決(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由於昆蟲向光性,因此若有昆蟲跑進耳朵,可使用手電筒從耳外向內照,昆蟲會循着光線爬出,俗稱爲照光法。若手電筒照了超過10分鐘,仍未看到昆蟲,可改採滴油法,用油滴入耳道,把昆蟲淹死,避免牠啃咬耳道,傷害耳膜。最後,耳朵進水排除法指的是,游泳或洗頭時,若水跑進耳朵,可側頭單腳跳躍,利用重力水流出。

陳世鴻舉例,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狀況,造成耳朵不適。一位張姓女子,連續幾個月出現右耳搔癢和耳鳴,曾到內兒科診所就醫,但服藥後未改善。至醫院門診檢查後,發現右耳有一些類似耳垢黃白色屑屑,經放大內視鏡檢查,竟然是會移動活生生塵蟎,而產生耳鳴的原因,便是塵蟎在耳膜上爬行造成,醫師最後爲患者清除塵蟎後,耳鳴狀況隨之消失。另一名五歲女童,因右耳流出膿液,到院就診後發現,耳內有一顆發亮異物,原來是一顆小女孩最愛的假鑽貼飾,因貼飾黏性消失,便掉入耳道。提醒家長幼兒喜歡將小東西,如彈珠玩具小零件等,往鼻孔、耳朵和嘴巴塞,應時時提高警覺。若發現兒童耳朵有異常分泌物、搔癢、疼痛等狀況,建議不要自行挖取,可能因小孩害怕而亂動,不小心對耳膜造成二度傷害,應由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取出。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