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性虐待」連2年第一 「雞婆」舉報挖出黑數

今年獲頒資深敬業獎的社工師張信熙表示,「家內性虐待隱藏複雜因素,如何預防纔是重要的工作。(陳志祥攝)

國內去年共有4135人次涉及「家內」兒少受虐,女生2110人次多於男生2025人次,其中在「身心虐待」類型又以女生的「性虐待」連2年蟬聯第1,面對狼父的傷害,小孩還會擔心父親是不是在想念小孩、會不會寂寞?社工人員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今(2)日是「社工日」,衛福部頒獎肯定在社會領域服務弱勢民衆的社工人員,副總統陳建仁到場鼓勵全國社工夥伴,同時頒發特殊貢獻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輔大社工系副教授張振成

全臺有13000多位社工專業人員,他們是社會穩定的力量,從不同領域關懷弱勢,其中最值得關注「兒少保護」,衛福部統計,2013年至2015年不管男、女兒少的「身心虐待」類型都是「身體虐待」排名第1。

2016年兒少受虐的局勢改變,女生的「性虐待」、男生的「身體虐待」各以1545人次、1232人次高居第1;去年排除「家外」案例、改以「家內」爲統計方式,在「身心虐待」類型仍以女生「性虐待」477人次最多、男生改由「疏忽」的419人次最多。

今年獲得資深敬業獎的新北市家暴與性虐待防治中心社工師張信熙表示,「家內性虐待」一直存在「黑數」,近年來民衆有了通報觀念學校醫院、警察知道兒少有奇怪反應,就會馬上通報。

最讓張信熙感慨的是當小孩行爲表現偏差而介入輔導時,發現狼父的傷害讓小孩身心都受到創傷,思想單純的小孩還會想到父親是否還在想念小孩、擔心他會寂寞。

在所有「兒少受虐類型」,「不當管教」高居第一,男生985人次、女生706人次,而在「身心虐待」類型中,女生以「性虐待」477人次最多,男生最多是「疏忽」419人次、接着是「身體虐待」339人次。

張信熙指出,「家內」的性虐待隱藏複雜的因素,牽涉家族環境婚姻等,目前最重要是發生之前的預防,應要加強灌輸小孩說「no」的觀念、還有家長注意親子互動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