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陸對臺措施提8大策略 政府將砸百億投資文化業

政院召開「對臺31項措施因應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翁嫆琄/臺北報導

中國大陸提出31項對臺措施,盼吸引臺灣人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16日中午親自召開「壯大臺灣,無畏挑戰」記者會,政院提出「壯大臺灣之4大方向及8大策略」,包含優化就學就業強化留才攬才、維持臺灣在全球供應鏈優勢、深化資本市場、強化文化影視產業,施俊吉說,「不輸給韓流,我們也要有臺流!」

施俊吉指出,中國大陸2月28日發佈31項「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檢視其內容,對臺31項措施本質上「名爲惠臺實則利中」,應正名爲「對臺31項措施」,其目的是從臺灣引進技術、資本及人才,協助中國大陸解決其經濟發展所遭遇的困難。而31項措施中,舊的有14項,擴張性的10項,新的僅7項。

面對中國大陸磁吸我國各領域尖端人才,施俊吉說,「我們面對挑戰,無須畏懼」。政府將以全方位的思考,從四大方向,推動八大強臺策略,以維持臺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並深化資本市場,優化就學就業環境完善留才攬才,建構友善投資及創新制度,擴大股市動能,強化員工獎酬工具,優化醫事人員工作環境,加強保護營業秘密,強化產業創新升級,並且強化文化影視產業。政府將在自由、民主、法治的基礎上,打造臺灣成爲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的國家,厚植經濟實力,壯大

在留才攬才上,將提升學研人才獎勵,包含高教深耕計劃成立65個卓越研究中心,提供優質研究資源,擴大延聘博士後研究人力;透過高教深耕計劃擴大「彈性薪資方案,大幅提高學研人才之薪資差距,留住國內優秀人才;推動玉山計劃,及年輕學者養成計劃,擴大延攬國際優秀學研人才;提高國立大學教授薪資之學術加給10%;擴大人才培育,強化國際移動力,選送海外培訓及獎勵海外人才來臺就業;輔導重點產業千人博士就業方案;提升研究獎勵,調高計劃主持人費,並將科研成果收入優先獎勵科研人員

在加強發展影視產業上,政府將提振我國文化內容產業之產製量,落實本國影視內容自制比例之規範,擴大本國自制節目播出平臺及通路;推動「獎補助/投融資雙軌制國發基金再匡列60億元投資文化內容產業,加上原有40億元文創基金,以百億元規模扮演點火功能,並建立文化金融體系,引入民間資金活水,提升市場投融資動能;成立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以國家隊概念,整合政府及民間資源,加速原生文化內容及科技應用,跨域振興內容產業,健全產業生態系;拓展國際通路,形塑國家文化品牌,建構臺灣文化國際傳播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