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國發夾彎解禁「關鍵100小時斡旋」揭密 3大策略收服杜特蒂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文/中央社記者陳韻聿臺北14日電

菲律賓14日晚正式解除對臺旅遊禁令雙邊關係風波暫息。涉外人士透露,臺灣菲國外交單位的穩健積極交涉功不可沒;而在菲國的臺灣人等非官方管道過程中也發揮一定作用。

據透露,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行事作風偏「吃軟不吃硬」,因此臺灣外交單位選擇穩健積極交涉、分級處理、視情勢加壓,且不隨輿論要求對菲強硬制裁起舞,是正確的策略

此外,檢視臺菲關係發展歷程,在菲臺商僑民等非官方資源不排除在對菲交涉過程中也發揮一定作用。

因應疫情菲方2月2日對途經中國(含香港、澳門)的外籍人士發佈臨時旅行禁令,當時命令文未包含臺灣。

然而,10日下午,衛生部次長杜明戈卻宣佈,旅行禁令也適用臺灣。知情人士指出,相關重大訊息發佈前,臺方外交單位事前都已掌握,並即刻對菲方展開多管道交涉,甚至10日上午都還在衛生部進行確認。

儘管菲國政府內部有機關協調不佳、決策反覆的問題,甚至同一個部門高層也能口徑不一致,知情人士特別肯定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的「挺臺」立場

據瞭解,「挺臺」例證包括MECO理事主席暨菲律賓駐臺代表班納友(Angelito Banayo)在2日禁令公佈後,與臺灣移民署合作,積極解決臺灣護照不顯示出入中國大陸紀錄,因此無法向菲國出入境管理單位證明未曾在過去14天內停留中國及港澳的問題,以及在10日菲衛生部宣佈將臺灣納入禁令後,向臺灣媒體作澄清,並及時聯繫菲總統府,以事實資料具體說明臺灣嚴格的防疫措施規範

MECO副理事主席留文克(Gilbert Lauengco)也列席今天關鍵的菲內閣跨部門工作小組會議,報告臺灣疫情現況及防疫措施。

知情人士透露,11日臺方再度向班納友強調,旅行禁令將對雙邊關係造成負面衝擊,菲方應即刻更正,MECO表示同意也持續積極運作

另一方面,臺灣政府經跨部會協商後,預備數項因應菲方若遲未釋善意的反制方案,但考量疫情過後的雙邊關係,以及臺菲確實往來密切,臺灣外交單位最終決定充分表達立場,但縝密評估各項作爲的後續效應

涉外人士透露,除了菲國內政因素,菲方2日至10日的對臺決策轉折,不排除涉及北京因素。

最終,在外交等政府相關部門穩健多方交涉下,讓這場超過100小時的對臺旅行禁令解除,化解了臺菲雙邊關係危機。(編輯:林淑媛)109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