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父因「假髮」積極治療 檢察官捐出3年發接力傳愛

肺癌父因「假髮」積極治療,檢察官捐出3年發接力傳愛。(圖/記者嚴雲岑攝,下同)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我想將父親收到的善行延續下去!」身爲癌友家屬的安蕣是名檢察官,在陪伴父親對抗肺癌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原本壯碩的身材逐漸消瘦,當時爲了鼓勵父親,特別到癌症基金會借了假髮爸爸,成功讓他接受罹癌事實,並願意積極治療,雖然最後仍不敵病魔離世,全家人仍用捐發行動,表達對那頂陪伴父親抗癌假髮的感謝。

安蕣表示,去年因爲來不及報名,無法媽媽弟媳、姪女一起剪髮捐發,今年緊盯報名訊息,終於成空卡位,在「百人捐發」現場,用剪下頭髮紀念對爸爸的愛。

今(15)日下午的捐發民衆中,有一名捐贈者兼具癌友身份,他是今年50歲的公務員李世明,因爲固定幫忙剪髮的理髮師不告而別,連續3年未曾修剪頭髮。去年5月因脖子摸到腫塊,就醫確診甲狀腺癌所幸早期發現,只需切除觀察,罹癌經歷也加深捐贈決心,希望透過此次活動,幫助癌友找回自信。

▲安蕣捐出留了3年的秀髮

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統計,臺灣每5分鐘就有1人罹癌,每年約有10萬人因治療深受掉髮困擾,看似平凡的頭髮,對癌友而言除了是保護,更是自信。臺灣癌症基金會2002年起創辦「假髮銀行」,將募集來得捐發製作成假髮供癌友租借,每年借出2600頂頭髮。

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將頭髮比喻爲「黑金」,近年來捐發民衆越來越踊躍,倉庫裡堆積的民衆捐發已超過2600公斤,預計可製成7000頂假髮,但因假髮製作過程需要將髮絲一根根綁在類似頭皮的髮網上,製作經費募集也是基金會一大挑戰

「一頂假髮平均服務2至3位病人,約1.5年就要退役。」蘇連瓔說,截止至今年6月,基金會已收到33萬4000元募款,預計可做完500頂假髮,爲了達到每年至少製作1000頂的目標,基金會特別推出「我挺你」親子T恤,期盼民衆揪團認購,讓更多癌友能及時收到美美的假髮。

▼臺灣癌症希望基金會百人捐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