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還沒成形」就排出 女狂吃3碗白飯卻破不了40Kg

糞便「還沒成形」就排出,女狂吃3碗白飯卻破不了40Kg。(圖/遊志勤醫師臺北慈濟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60歲的陳女士身高150公分,平時胃口正常,但體重卻一直破不了40公斤。原來是她每次吃完東西就有便意,一天排便4~5次,就算想靠多吃2碗飯增胖,卻還是胖不起來。臺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遊志勤醫師表示,陳女士是因爲先天體質關係,糞便還沒成形就拉出,以致食物營養沒有被吸收,纔會造成體型過瘦,所幸經過中藥調理後情況已逐漸改善。

遊志勤醫師表示,功能退化的老年人,以及6歲以下發育未完全的幼童,因爲容易有消化不良的問題上班族壓力過大、進食不定時定量、營養失衡,也容易有此問題。對於總是吃不胖的陳女士,遊醫師先開予半夏瀉心湯、甘露飲、茯苓肉豆蔻等中藥,並建議她將飲食習慣改爲少量多餐,先吃蛋白質油脂食物,促進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能力,經過調理後陳女士的排便次數和量逐漸減少,也稍微長胖了。

根據臨牀上觀察,這種「吃不胖」的患者中,女性略多於男性,遊志勤說,這應該與女性較易感受壓力有關。長期消化不良的人普遍體型較瘦,多吃也不容易胖,但別以爲消化不良只是小問題,太多食物積滯於腸胃,除了需要耗費更多能量去消化食物,還會形成廢物和毒素傷害身體,症狀輕者感覺胸悶胃脹胃酸過多,嚴重則引起胃痛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山楂消脹飲可幫助消化

中藥的治療上,針對胃脹,常以保和丸改善腸胃蠕動和消化;胃潰瘍可以安中散、半夏瀉心湯,加上白芨、三七、延胡索治療潰瘍性疼痛;若與幽門桿菌有關可選用蒲公英;若有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心灼熱感,可以烏貝散制胃酸、旋覆花、代赭石治療,其他如山楂、陳皮神曲麥芽谷芽、內金都有促進消化的功能。若與情緒壓力有關,可適量選用疏肝行氣藥;脾胃虛弱者可選用香砂六君子湯等健脾藥。

除了中藥的調理,改變飲食習慣相當重要。遊志勤建議,一般民衆若想減重控制食量,適合先喝湯、吃青菜增加飽足感;消化不良的患者則應先吃蛋白質和油脂食物,讓消化液開始分泌,有助提高消化能力,而且應少量多餐,讓食物都能充分被消化。此外,避免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三餐定時定量並適度運動、按摩穴位肌肉神經協調性佳,自律神經穩定,消化功能也會改善。

遊醫師也提供穴位按摩和茶飲,做爲民衆日常自我保健的方式。穴位按摩建議每次5分鐘,以飯前一小時較好,但其他時間亦可按摩。

【穴位按摩小訣竅】每次5分鐘、飯前1小時爲佳

1.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正中線上,腕橫紋中央直上2寸(三指幅寬),兩條肌腱中間。按壓內關穴有助消脹氣、紓緩心悸、失眠。

2.合谷穴:將食指與拇指合攏,虎口處肌肉最高處。有噁心感時,按壓合谷穴可緩解,且有助腸胃消化。

3.足三裡:小腿的正面,脛骨外側一橫指寬。膝眼下方3寸(四指幅寬)。將食指放在膝眼上,其餘三指自然貼近小腿,無名指下緣所到之處即是。足三裡是顧胃的重要穴位,可消脹氣、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