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陰霾 上海經濟陷困局

近年上海GDP增速情況

上海3月爆發大規模疫情,官方實施封城,直至6月1日解封。經過了三個月,封控的影響餘波盪漾,上海經濟仍籠罩在疫情陰影中,尤其零售消費、社交支出和餐飲旅遊等市場復甦無力,上海購物中心第二季閒置率突破5%的「警戒線」至7%。

中國新聞週刊報導,受疫情封城衝擊,上海經濟大受影響,上半年上海GDP總量爲人民幣(下同)1.934兆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減5.7%。其中,第一季GDP增速尚有3.1%,但第二季GDP即較去年同期衰退13.7%。

疫情制肘下,做爲大陸經濟中心的上海於上半年讓出經濟最強省市寶座,雖然北京上半年名義增速僅0.64%,但GDP總量仍達1.935兆元,以些微差距成功超車上海,顯示疫情對上海衝擊甚鉅。

外媒報導,在3月份疫情爆發後的三個月內,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下跌35%,於6月1日正式解除封控後,當月消費品零售總額年減4.3%,7月則微升0.3%。

諮詢公司英敏特報告顯示,食品和日用品是上海消費復甦的主要動力,生活用紙、家用清潔劑以及居家食品和飲料爲最受歡迎的購物品類,然而,過往集中於化妝品和服裝類別的社交類產品支出,距離復甦還有漫漫長路。

消費力度缺乏也反映在大型商場閒置率,克而瑞8月公佈數據顯示,上海購物中心第二季閒置率激增至7%,高於5%的「警戒線」,最嚴重的是位於上海陸家嘴金融區中心地帶的正大廣場,商店關閉率高達34%。

另一方面,外出用餐、看電影和展覽等娛樂支出意願已逐漸增強,但8月仍低於封控前的水準。票務平臺貓眼娛樂數據顯示,上海7月份票房收入不到去年同期一半,8月的銷售則大致恢復至一年前情況。

目前,大陸仍謹守「動態清零」政策,即使上海結束封城,部分出現零星確診個案的小區和住宅,仍可能隨時實施封閉式管理,此外,搭乘大衆交通工具或進入辦公大樓和餐廳等室內公共空間,皆須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嚴格措施仍影響當地民衆正常生活。

上海8月27日公佈2022年上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下半年工作總體考慮時,市長龔正表示,面對依然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面對明顯增多的各種挑戰和不確定因素,今年經濟發展要盯住全年主要目標不放鬆,力爭實現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