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折枝?陸對拜登喊話 美學者:毫無新意難重啓對話

大陸國務委員、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美中關係委員會上發表演講,呼籲中美重啓對話,卻被美方認爲「老生常談,毫無新意」。(圖/美聯社

大陸國務委員、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在美中關係委員會上發表演講,是北京自拜登上任以來首次高層官員正式喊話,呼籲雙方回到「可預期和建設性發展軌道」,同時警告美國不應干涉中國內政。美國多位學者認爲,這些論調沒有新意,難以對改善雙邊關係或重啓對話產生實質作用。

據美國官媒美國之音報導,擔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的楊潔篪應邀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發表視頻演講時說,中國願與美國推動雙邊關係,「構建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大國相處模式」。這是拜登總統就職之後,就美中關係議題發表公開演講的中國官員級別最高的一位。

楊潔篪在演說中將美中關係的惡化歸咎於川普政府將中國視爲戰略對手,因此他敦促拜登政府不要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兩國可以在氣候變化、經濟復甦、應對新冠疫情方面合作。

楊潔篪還表示,中國不尋挑戰或取代美國的地位,無意劃分勢力範圍,但是中國會捍衛自身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希望美國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插手香港、西藏、新疆等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

美中關係在川普執政時期處於兩國1979年建交以來的最低點,雙方在幾乎各個方面都發生衝突外界也期望美中關係在拜登上任後能有所改善。不過,美國官方透過媒體與學者表態,楊潔篪的談話可能未能達到重啓對話的作用。

大陸國務委員、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在美中關係委員會上發表演講,呼籲中美重啓對話,卻被美方認爲「老生常談,毫無新意」。(圖/大陸駐美大使館)

《美國之音》引述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的分析稱,楊潔篪的講話與過去幾天來中共其他官員的表態沒有什麼不同,都是老生常談。美中關係早已發生了變化,但是楊潔篪的講話還停留在7年前的「不衝突、不對抗」、「新型大國關係」這類思維模式,還將美中關係面臨的問題和摩擦都歸咎於美方,看不出任何反思與自我批評。給美國人的印象是中方缺乏誠意,如此很難有建設性的對話機制。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漢學家林培瑞(Perry Link)也認爲,楊潔篪的演講都是一些「陳詞濫調」,這些說辭可能會說服一些人,但是一般美國的學者、媒體和商人就不會買帳。他說:「共產黨的諾言不值錢。只能具體行動兌換具體行動,不能具體行動兌換諾言。」

林培瑞還表示,楊潔篪所說的美中關係,充其量只是「美共關係」,也就是中國共產黨高層和拜登政府之間的關係,並不能代表廣泛意義上的美中關係。

報導指出,拜登就任總統以來,中共高層不斷釋放一些希望「重啓」美中關係的信號,例如大陸外交部副部長玉成上週敦促華盛頓採取行動修復美中關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中共官媒採訪時呼籲美國採取積極和建設性的對華政策,並表示美國將中國視爲戰略對手是嚴重的錯誤。

報導說,拜登政府已經表示將以「戰略耐心」尋求與北京打交道的「新方法」,正在對相關對華政策進行跨部門評估,並與盟友夥伴協商

一些分析人士認爲,一個巴掌拍不響,拜登時期的對華政策和美中關係走向,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中國方面的姿態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