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專家:接種新冠疫苗 好處超壞處

許樹昌疫情下研發疫苗時間大縮短,但相信接種好處遠超害處。(取自東網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全球多個藥廠將疫苗研發時間由原本約十年,大幅縮短至一年多,外界關注當中的隱憂。香港中文大學內科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提到,疫情下研發疫苗時間大減,參與研發過程只有數萬人,外界掌握的數據有限,料暫時未能看到人類接種疫苗後,潛在長期可能副作用,但是疫情下市民無免疫抗體,有效對付新型病毒亦須接種疫苗,否則社區爆發如海浪般接連涌來,市民感染後亦有後遺症經濟大受影響,認爲接種疫苗的好處遠超於害處。

許樹昌進一步解釋,疫苗研發可分爲三個階段,前期以動物測試包括猴子老鼠等,確保動物接種疫苗後有效,之後進行人類接種測試,第一期只招募數十人,觀察他們接種後的即時副作用以及有否出現抗體,當數據顯示良好及無明顯危害後,到了第二期通常招募數百至數千人測試有效的劑量,最後知道有效保護率的劑量後,再讓數萬人參與測試。

疫情下研發疫苗時間大大縮短,只能掌握接種者兩個月的數據,加上整個過程只有數萬人參與,許樹昌預料部分長期副作用或未能呈現,有時很罕見的副作用不是數萬人可以看到,他以豬流感疫苗爲例,指相關流感疫苗時會有一百萬分之一機會出現「吉巴氏綜合症」,患者在接種疫苗後,隔一段時間肌肉突然癱瘓以及透不到氣,需要插喉,不過,他認爲,即使有極少機會可能出現嚴重副作用,但接種疫苗仍是好處遠超於害處,要對比現在的死亡率再作衡量,現在的疫情死亡風險遠高過百萬分之一。

至於外界對於疫苗成效有所擔憂,許樹昌指新冠肺炎始終是新病毒,自己不會有抗體,加上政府將爲市民免費接種,市民接種疫苗的誘因高,他說:「當你見到一波、二波、三波、四波猶如海浪般一直涌來,市民自然會去打,否則會是一個循環,你可能感染,病情可以很嚴重及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