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膽固醇可用基改療法治癒? 猴子實驗已獲成功

心臟病在內的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十大死因排名第二,僅次於癌症。(圖/shutterstock)

包括心臟病在內的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十大死因排名第二,僅次於癌症。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報告,每36秒就有一個美國人死於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又與血液膽固醇過高有關。現在科學家開發了一種一次性的基因療法,透過基因編輯技術,可以在短短一週內,把壞膽固醇降低。目前在食蟹猴的實驗當中,可以降低60%的壞膽固醇。

有趣的工程(Interest Ingengineering)報導,科學家是利用這十幾年以來,相當流行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俗稱基因剪刀、基因糨糊),基礎編輯器關閉了在猴子體內產生低密度蛋白(LDL)膽固醇的基因,也就使身體不會產生這種造成心血管堵塞的核心原因。這項研究如果能夠在人類身上重現,那麼可能實現根除心臟病的大願

科學家以食蟹猴爲基因剪刀實驗,已獲成功。(圖/shutterstock)

這是賓州大學(UPenn)與私人生技公司Verve Therapeutics的合作,他們也將實驗報告發表在《自然》雜誌 上。

研究人員說,根據以前的研究,我們得知基因 PCSK9,會使身體產生過多的同名蛋白質,從而干擾人體循環系統清除有害膽固醇LDL的能力。LDL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常被稱爲壞膽固醇。

然後以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 )爲測試對象,受試的猴子被CRISPR編輯法關閉PCSK9基因之後,肝臟中的PCSK9蛋白幾乎在最低標準,血液中的PCSK9蛋白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也降低了約90%和約60%。所有這些變化,至少保持穩定8個月。

研究人員總結說,儘管我們距離人體試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在一種血緣上接近我們的猴子(人與猴同爲靈長類動物)中實現,這是非常有希望的。除了治療膽固醇過高問題以外,我們也正在研究以同樣技術,對肝臟以及其他器官中進行標靶基因治療,或許對其他慢性病也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