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嘉瑜轟公設比破50%太扯 花敬羣:不要去買就好 房子這麼多

內政部次長花敬羣(左)與立委高嘉瑜(右)在立院房屋公設問題進行激辯。(圖/翻攝自國會頻道)

大臺北成屋平均公設比已突破35%,創歷史新高。面對虛坪飆高,立法院朝野立委今同聲呼籲,應透過行政手段修正合理現象,綠委高嘉瑜也抨擊政府不該再讓民衆花大錢買公設。對此,內政部次長花敬羣提出清晰的解套方案,他說,消費者不要買就好。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邀請內政部長徐國勇、次長花敬羣、營建署長吳欣修,針對「建築物公設合理化透明化建物登記簿謄本實價登錄系統揭露事項配合改善作爲」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儘管朝野各黨團壁壘分明,但今天所有質詢立委,一致認爲現行公設比不合理。

針對車道面積計入「大公」,讓沒買車位者也得付錢買車道的問題,包括民進黨立委羅美玲湯蕙禎莊瑞雄、高嘉瑜;國民黨立委明哲林思銘均認爲,建商把車道面積劃入全體住戶一同分擔的「大公」,就讓建商刻意將車位坪數畫小,讓沒車位者一同分擔,造成本該是8-12坪才合理的平面車位,在權狀上都變成3-6坪之間,這等於是讓公設坪數更虛。

莊瑞雄就直言,沒買車位的人卻要分擔車道面積,買車位的人買到的車位坪數卻不到6坪,把車道面積灌到大公面積,這樣對嗎?要求內政部、營建署要規範合理公設比,別讓建商繼續在公設比大作文章

花敬羣迴應,他認同立委的說法,因此目前確實有在討論如何解決,但衍生的法律細節仍需處理。

對此,民進黨立委張宏陸認爲,雖然每個建案型態不同,無法明確訂定公設比該是多少,但政府應對建物設置機電消防等「基本必要設施」後,會佔建物多少的公設比,透過公開這樣的數據,讓民衆心裡有個譜,足以判定建案的公設到底是高還是低。

對此,花敬羣說,建築的空間可以換來換去,今天限制了什麼,就可能讓建商把機電設施做大、樓梯做大,「我知道你期待的角度,問題這樣太剛性,會出問題。」

但張宏陸強調,這不是訂出標準,而是讓民衆知道一個建物,在施做法規要求的基本設施後,到底會佔房屋多少的公設比,讓民衆心裡有一把尺。花敬羣迴應,「這要給政府公佈,還是給專業人士公佈,值得討論。」

對於虛坪飆高的現況,高嘉瑜質詢表示,全世界多數國家都採實坪制,只有臺灣人買的每一坪還必須買公設,人家都在改善,到底臺灣要走向哪裡?花敬羣迴應,沒有任何國家是公設不要錢,絕對沒有,「實坪制是自己在說,你說的我不是很清楚。」

高嘉瑜反問「哪個國家的公設說要計價了?」花敬羣說,人家賣房子就是把室內面積、外在環境包裝在一起,「你(高嘉瑜)去問日本人、法國人,哪一個不是包裝成套在賣?沒有一個國家是實坪計價,是你把世界趨勢扭曲了。」

面對花敬羣否定臺灣推動實坪制的可能性,高嘉瑜氣得說,如果臺灣公設沒問題,請問今天討論「建築物公設合理化」是在討論什麼?尤其監察院在民國98年也糾正內政部,直指內政部放任虛坪灌水讓民衆花大錢買公設,且主建物、公設價格相同,讓建商有暴利之嫌,怠惰修法罔顧民衆權益,「是我扭曲世界趨勢,還是你(花敬羣)扭曲在平行時空?」

對此,花敬羣當場回嗆「你說的實坪制,與我們說的是在平行時空」,並強調內政部在這幾年已改了4個部分,現在正針對更重要的內容進行徹底改善;他更說,「公設就是活生生長在那裡啊,你不搭電梯嗎!你不走樓梯嗎!」

高嘉瑜接着說,這幾年在內政部放任下,雙北地區建案公設比不斷創新高,臺北市平均一口氣突破35%大關,在內湖甚至有超過50趴的高公設,等於花1千萬有5百萬買公設,民衆怎麼忍受?花敬羣回稱,「這也不是內政部在放水啦,這種說法是扭曲,因爲地方政府也要負擔責任。」

接着,花敬羣更直白地說,「高公設是特殊的狀況,消費者不要去買就好了」。

但高嘉瑜不解的說,如果多數建案都是如此,消費者若有購屋需求,不也得接受購買?花敬羣不以爲然地說,「哪有這種事情,房子這麼多!我都在理性討論,請你理性討論,不要用責備謾罵的方式,你這樣很難溝通。」

然而,接下來當高嘉瑜呼籲內政部應透過行政手段,明確定義公設、讓公設比能迴歸合理化時,花敬羣情緒似乎有些失控,當場飆說「你不要這麼惡質的說建商會惡劣的怎麼樣、怎麼樣的啦!我們會把制度規範好,讓事情往前走。」

花敬羣甚至說,「你們家沒有機電怎麼做電梯?你把正常的東西說成很惡質,沒機電你上樓用飛的嗎?使用者付費,你不要黑白講,你很難討論。」「我拜託你啦,好好理性討論,不要製造話題,讓社會更衝突,讓正常改革無法推動。」

對此,站在一旁的營建署長吳欣修雖然戴着口罩,但仍不斷搖頭、冷笑,似乎高度贊同花敬羣的說法。

面對花敬羣的這段迴應,民衆黨立委張其祿質詢時就直接說,他不反對公設,畢竟有人就是喜歡宴會廳、喜歡交誼廳,問題是有人根本就不需要這些東西,政府應該導正市場趨勢,讓消費者能清楚瞭解並做出選擇。對此,花敬羣僅迴應,委員說的這些,實價登錄網站上都已有這些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