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菜1kg10元價格慘跌 菜販:消費者爲菜農叫苦

菜販預估高麗菜價格太低情況還要維持20天。(圖/記者許展溢攝)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高麗菜產量過剩價跌,許多菜農抱怨高麗菜才上市照理還在嚐鮮期,但今年完全沒蜜月期,市場交易價格幾乎跳空下跌,盼政府別隻顧拚選舉,應該要限制進口高麗菜,否則本土蔬菜將有一連串菜價慘跌的連鎖反應,臺北果菜市場菜販預估,這種情況還要維持20天。

連日來都可以看到許多民衆在各大臉書社羣平臺發文要「搶救高麗菜」,有的民衆甚至不滿表示,臺灣大量進口高麗菜,政府卻毫無作爲,導致臺灣本土高麗菜一公斤暴跌到剩6元,一臺斤3.6元。根據今(13日)農糧署官網顯示,臺北果菜批發市場交易均價10日每公斤6.1元、11日9.5元,12日休市,13日回升到10.1元。

臺北果菜市場的菜販阿郎 向《ETtoday新聞雲》記者表示,這幾天高麗菜價格都維持在1公斤約10元,已是最低的情況,雖然便宜到不行的高麗菜民衆可以接受,但也不會因此多買,實在就是量太大,反倒是很多消費者紛紛替農民叫苦,但造成這次狀況,主要就是823水災後超種,原本一天有100公噸產量,變成一天多到120頓,幾個月累積下來變成無法挽回局面,也不可能不採收。

▲高麗菜價格太低讓許多農民抱怨政府毫無作爲。(圖/翻攝Pixbay)

菜販阿郎說產量暴增價格慘跌的狀況,預估還要維持約20天,但到時價格頂多也只會回升到15元 ,對比一般民衆、產地都可以接受的合理價錢15元到20元,還是有一大段距離。另外,對於有民衆認爲都是進口問題,阿郎說其實影響並不大,因爲進口的通常以洋蔥馬鈴薯青花菜爲主。

農糧署強調,今年產地沒有颱風影響,加上中秋節後夜間冷涼,高麗菜生育情形良好,9月上旬到10月上旬種植面積超量,已和農民團體貿易商合作,由彰化縣北斗合作農場率先啓動陸續裝櫃,預估每週外銷100公噸以上,也媒合產地農民團體與加工業者辦理收購加工,以每天50公噸爲目標,截切加工做爲冷凍水餃使用,紓緩市場壓力

農糧署最後重申,臺灣自加入WTO後,蔬菜屬自由進口品項,由貿易商自由進口調節,農糧署從未主導蔬菜進口或辦理蔬菜專案進口,由市場機制運作調節,爲穩定高麗菜產銷及價格,已啓動外銷、加工及行銷等三大措施,保障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