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中鋼 國車國造採購案簽約

臺灣高鐵與中鋼今(5)日舉辦電車線工程車採購簽約典禮,臺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左起)、交通部長吳宏謀、經濟部長沈榮津、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共同出席。圖/陳昱光

臺灣高鐵(2633)今(5)日與中鋼(2002)共同舉辦「國車國造電車線工程車採購簽約典禮」,由高鐵董事長江耀宗、中鋼董事長翁朝棟代表簽約,採購專案規模約12.32億元,預計66個月產製10組多功能電車線工程車,最快2021年投入維修作業。

交通部長吳宏謀及經濟部長沈榮津皆出席簽約典禮,吳宏謀指出,臺灣高鐵陸續釋出軌道商機,成爲與國內產業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配合西部快速走廊、風景區陸續結合高鐵、臺鐵支線建構發展,創造更大軌道運輸商機,國內維修比例也可望逐漸提升。

沈榮津表示,高鐵、臺鐵、捷運及輕軌四大軌道運輸系統,對於設備建置及維修汰換需求規模達千億元,在跨部會推動前瞻基礎建設之下,持續創造軌道商機。

根據雙方合約,中鋼將以66個月時間,產製2款共10組(12臺)多功能電車線工程車,供臺灣高鐵使用。每臺工程車本土化比例達近60%,最快2021年起即可陸續投入高鐵電車線維修作業。

江耀宗指出,高鐵今年成立20週年,積極往軌道工業本土化政策邁進,配合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劃」,扮演軌道產業發展的領頭羊,透過優先考量「在地採購」措施,由需求創造供給,達成「技術自主化、維修在地化」的目標,此次標案爲第一期,預計會有三期採購需求,陸續汰換原先自日本、德國採購的27輛維修車。

高鐵與中鋼本次簽約新購工程車,由高鐵依照維修需求提出概念設計,結合中鋼技術,將高鐵現行使用的6種工程車型簡併成2款,分別爲「多功能維修車」,以及「電車線延線車」,本次將各別生產8臺及共4臺,並採用可靠穩定通用規格品,以降低維護與庫存成本。

其中車輛關鍵的轉向架組,全部由中鋼自行設計、研發、產製,將車體工作平臺空間設計最大化,提升高鐵維修效率,強化人員高空作業安全。

據瞭解,中鋼除了此次負責產製高鐵電車線工程車外,旗下中冠資訊也與臺灣高鐵票務系統合作,擴大本土化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