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環保局空污專案稽查 9廠商違規遭罰535萬

爲了加強空氣污染防制作爲,高市府環保局針對轄內五大工業區執行專案污染深度稽查。(高市府環保局提供/洪浩軒高雄傳真)

爲了加強空氣污染防制作爲,高市府環保局針對轄內五大工業區執行專案污染深度稽查,目前已完成26場深度稽查作業,共查出9間廠商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違法原因大多爲操作或管理疏失,環保局針對9家違規廠商合計裁罰535萬元,並已安排專家學者進廠輔導改善,未來將持續稽查,維護高雄空氣品質。

高市府環保局依排放特性針對大發、林園、臨海、仁大及楠梓工業區執行專案污染深度稽查,主要是透過強化許可查覈,比對煙道連線數據,再搭配各項採樣檢測,監督業者確實依法規及許可規定操作,此次深度稽查擴及26場區,其中發現共有9家廠商違反空污法。

環保局表示,廠商違規原因包含未依規定操作及紀錄、設備元件泄漏及違反空污專責人員設置規定等,並無查獲嚴重偷排情事,9間違法廠商裁罰金額共計535萬元,由查覈結果顯示業者對於廠區現場操作及管理皆有鬆懈情形。

環保局針對污染深度稽查後不符規定的廠商,除了要求業者限期改善以外,後續將邀集空氣污染防制專長的專家學者組成輔導團,實際進廠輔導澈底解決問題,並提供改善方案及措施建議,未來也將持續針對相關廠商稽查,以加速污染改善。

環保局強調,除專案稽查外,將持續同步執行各項固定源管制,包含推動加速減煤,目標於2025年汽電脫煤,並實施高雄市電力設施加嚴標準,採3年2階段方式逐步加嚴,目前已有8成發電機組改善完成或正改善中,也要求高雄前30大工廠積極投入經費減少污染排放,預計投入625億元執行設備改善,將可減少1.4萬噸污染排放。

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高雄市空氣品質已呈逐年改善趨勢,AQI≦100比例已連續2年突破8成,將持續針對固定源、移動源及逸散源等三大污染源,依其特性,推動各項空污減量及加嚴管制措施,朝第3年空品良率(AQI≦100)8成以上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