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高科技稽查空污 3年裁罰5222萬元

臺中市環保局引進高科技儀器,監測、稽查並取締違法排放揮發性有機物,頗見成效。(臺中市環保局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爲有效防制空污,針對揮發性有機物加強查緝,臺中市環保局引進高科技儀器,進行環境偵測、智慧勾稽比對並蒐證,展現成效。數字顯示,全市去年空品臭氧平均濃度,較2018年改善近10%,未來將持續查覈具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廠商,並精進稽查管制方式。

環保局指出,行政院環保署去年增訂臭氧8小時空氣污染防制區,臺中市列爲三級,爲確實要求業者改善空污排放,並增設相關防制設備,市府2019年起持續稽查,3年來藉此削減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約達762.3公噸、相當於臺中光電面板廠2年的排放量。

以數字來看,臺中市空氣品質臭氧濃度在2018年平均爲58.7ppb,到2021年已降至53.3ppb,改善幅度近10%。環保局強調,近3年共處分12家次違規、裁罰金額達5222萬元,透過這樣的稽查、管制,要求業者提升防制設備效能、改採用低污染生產的原料。

環保局長陳宏益指出,工業製程中常見的甲苯、二甲苯等揮發性有機物,已被公告爲有害空氣污染物,但這些有機物多爲透明無色,稽查上有相當困難,爲確實掌控業者不法排放廢氣的行爲,陸續投入500多萬元,購置紅外線氣體顯像儀、紅外線熱顯像儀等科技儀器,投入環境監控與稽查蒐證,頗見成效。

陳宏益說,環保局今年將再投入500萬經費,添購紅外線氣體顯像儀、無人機等高科技儀器,維護空氣品質,也呼籲公司場域業者做好污染改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