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橋頭科學園區「有開發必要」!環評決議進入二階審查

橋頭園區空間模擬意象。(圖/翻攝科技官網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內政部計劃高雄橋頭新市鎮開發「橋頭科學園區」案,今(12日)下午在環保署討論是否進入二階環評審查。開發單位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強調,該案爲政府決策「有開發必要」。環評委員、環保團體雖認爲,該案有很多說不清楚,但最後決議進入二階審查。

橋頭科學園區規劃引進半導體聚落、航太產業智慧生醫、智慧機及創新科技聚落等產業。南科管理局簡報提到,南科未來10年產業用地需求爲370至400公頃,橋頭園區262.39公頃。橋頭園區開發地點選在高雄市橋頭區和燕巢區的新市鎮特定區計劃範圍,其中廠商設廠用地164.27公頃,佔全區62.61%,預估該案能創造1.1萬個工作機會。

總統英文更曾親赴視察該案。南科108年10月內政部通過此案都市計劃,107年3月行政院「加速投資臺灣專案會議」做出「高雄橋頭新市鎮開發爲科學園區有其必要」決策。南科今針對空氣品質水質生態等多項開發影響說明,強調此計劃將以打造「下世代智慧科技園區」爲主要目標,以資源消耗污染排放少的「低污染產業」爲主,盼環委們及各界支持。

▲環保署審查內政部計劃在高雄橋頭新市鎮開發「橋頭科學園區」案。(圖/記者許展溢攝)

環境權益保障基金會認爲,南科資料很多都寫不清楚,開發面積有2百多公頃,用電用水,環境承載非常大,希望該案能進入二階環評好好審,開發單位也要寫出「對照表」,訂出原則,去看是否有做到,而不是訂了,很多事情都做不到。另外,南部是空污重要地區,荒謬的是報告提到有對周遭地主問卷,715份中回收439份調查地主意願,有88%人數比例同意辦理區段徵收,質疑這部分要認真去談。

有環委表示,南科書面審查意見回覆都沒提到「區段徵收」過程涉及公共建設等相關問題釐清。有環委認爲,提20幾個意見,雖都有回覆,但都只寫到二階環評會做,尤其科學園區發展好多地方,建議要整理歷年各科學園區被民衆陳情問題,對未來審查較有利。

有環委說,看到簡報結語「下世代智慧科技園區」、「低污染產業」爲主要目標,但最重要的是,除產業新外,還有「污排」這部分跟別人不一樣,要有目標值,否則2百多公頃開發面積,只做一點點。要進入閉門會議時,環團不滿認爲,官派環委、內政部營建署副署長陳繼鳴還坐在那,最後大會決議請他迴避。

根據環評施行細則規定,園區開發面積超過1百公頃以上,原則上是要進入二階。環署說明,除非特殊情形,否則是一定要進二階。環評最後決議,進入二階環評審查,要求開發單位擬定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的比,在鄰近之斷層泥火山,以及高速鐵路高速公路交通振動對園區開發的可能影響,請科技部審慎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