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污水管線破損釀天坑 市府一日內搶修回填

水利局22日緊急置換家用污水管線後隨即填平天坑,確保用路人安全。(袁庭堯攝)

橘色管線爲換新的家用污水處理管,右上方銜接人孔地方就是此次接頭老舊脫落處,也已修復。(袁庭堯攝)

家用污水管(右側橘色管口)已重新與人孔銜接,順利排水至下方的污水支幹管。(袁庭堯攝)

22日下午已完成道路塌陷地基回填。(袁庭堯攝)

高雄中正大順路口21日深夜驚見長寬約5公尺、深10餘公分塌陷的「天坑」,造成一名機車騎士不慎摔車受傷。水利局緊急開挖,發現是家用污水管銜接人孔處老舊脫落,加上前日大雨導致污水外泄沖刷地基造成塌陷,經緊急換管,22日下午已完成修復並回填。

21日晚間,水利局接獲道路挖掘管理中心通報,表示中正、大順路口出現大面積路面塌陷現象,立即前往查看。水利局相關人員原本以爲又是箱涵肇禍,先是動用「TV巡查車」至地底探勘,結果發現是塌陷處下方3.7公尺處,一根直徑20公分的家用污水管銜接人孔、排入70公分支幹管處接頭老舊破損脫落,導致周邊地基被沖刷掏空,路面因此下陷。

水利局研判,地基塌陷處鄰近凱旋污水下水道主幹管,水壓強大,加上20日市區強降雨,導致管線破損處大量泄水沖刷地基。經連夜緊急搶修,22日中午汰換5公尺全新家用污水管,下午隨即進行地基回填。此外也同步動用「高壓水槍」及「吸泥車」清除外泄至70公分支幹管的泥沙,確保污水排放順暢。

水利局強調,現行污水下水道翻修工程,可利用人孔以「舊管包新管」的方式進行翻修,不需大動作開挖路面。此次必須開挖重新填入砂石及低強度混凝土,確保回填後安全無虞。另不慎摔車受傷的騎士,水利局也特別派人前往慰問,並協助辦理工程保險理賠事宜